江东旭
国庆节的收录机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29日 来源:皖西日报

每年的国庆节都是全民欢庆的日子,而1987年的国庆节让我格外难忘,因为那天,爸爸买回来全村第一台收录机。 爸爸是一名小学教师,平时喜欢唱歌、吹笛子。那年的国庆节,爸爸决定进城买一台收录机。虽然在现在看来,收录机是不折不扣的老古董,但在那个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视为小康生活的年代,无疑是个稀罕物儿。记得那时爸爸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三十几元钱,而买一台收录机则要上百元。 那天一大早,爸爸坐着汽车进了城。傍晚时分,就在我们翘首期盼时,爸爸终于回来了。老远就见他手里抱着个匣子似的东西。邻居们得知爸爸买回来一台收录机后,也兴致勃勃地来看热闹。在众人好奇的目光中,只见爸爸小心地打开盒子,又拆去几块白泡沫,一台方方正正、黑得发亮的机器便呈现在眼前。 这台收录机,在我的记忆里,至今还留存着一个大致的模样:正面左右两个大喇叭,机体上还嵌有圆的旋钮、方的按键以及一条可以伸缩的天线等。爸爸像个行家一样向大家介绍哪个是放音键,哪个是录音键。只见他把几节电池放进机身背面的电池仓里,再摁下一个键,只听“啪”地一声,磁带仓门打开了。爸爸把一张磁带放进去,关上仓门后轻轻按下放音键,便见里面的两个磁带轴转动起来。我们屏住呼吸,好似等待什么奇迹发生一般。只听见一阵轻微的呲呲声过后,随即响起响亮、动听的歌声,像一条流动的音乐河,从两只大喇叭里流淌出来。过去,村里人只听过邻居明伯那台收音机播放的歌曲,但由于接收的信号时强时弱,声音时高时低,还常伴有令人讨厌的杂音,总让人觉得美中不足。而用磁带播放出的音乐,却一点儿杂音都没有,清晰、响亮,一曲未了,众人已陶醉在动听悠扬的乐曲声中。 这天,在浓浓的节日气氛里,全家人和邻居们聚在院子里,一起收听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节目。女播音员用高亢圆润的嗓音,向全国人民汇报各条战线上的喜讯。而其中一条新闻格外引人注意,那就是在这天,一些普通老百姓有组织地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听说以后将逐渐开放天安门城楼,全国的普通老百姓都可以登上去。在那个年代,别说大人了,就连我们小孩听到“天安门”“毛主席”这些称谓,心中都莫名地涌起一种神圣感。这个新闻成了当晚乡亲们开“坐谈会”畅聊的话题,而“登上天安门,站在毛主席站过的地方”也成了最为激动人心的向往。 自从买来这台收录机后,爸爸常常在黎明时分播放几首歌曲。美妙动听的歌声在村庄上空荡漾,成了乡亲们起床的“闹钟”,也在不知不觉中给大家上了一堂堂“音乐启蒙课”。据后来一起长大的伙伴们回忆,他们就是听着这些歌曲,渐渐知道了邓丽君、蒋大为,以及卡拉OK等等。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又迎来普天同庆的国庆节。回忆那台曾带给全家乃至全村人许多“歌声”的收录机,享受着今非昔比的幸福生活,衷心祝愿祖国越来越繁荣、富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