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版导航 |
各版导航 |
视觉导航 |
标题导航 |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
年 |
|
月 |
|
|
你的“前中年危机”到了么?
本报记者 王婷婷 宋金婷/文 王丽/图
皖西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0年12月17日 来源:皖西日报
杀马特、非主流……岁月如梭、时光飞逝,不知不觉间第一批90后今年已经30周岁了,而最小的90后也20周岁了,曾经蹦蹦跳跳的90后,似乎一夜之间忧郁起了年龄。曾几何时在80后、90后眼里非常遥远的中年危机,似乎一下子杀到了他们面前。 关于年龄的话题总是能够引起大家的关注,引发讨论。 80后“孩奴”的甜蜜负担 胡军是城区一名医护人员,80年人,27岁结婚,31岁有了大宝,39岁要了二胎。“真是还没感受年轻就中年了。”胡军感叹道:“以前听到别人说‘上有老下有小’总觉得是消极的靡靡之音,现在想想这就是我现在真实的生活写照。” 虽说现在没有了房贷车贷上的压力,但工作和生活还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毕业之后一直在医疗行业工作,因为工作性质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得上变化,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方面记忆力大不如从前,另一方面工作家庭占据大量时间,很少能够腾出时间来专门学习。“以前通宵值班休息几个小时就没事了,可如今值班后感觉非常疲惫,不睡个大半天感觉就像生病一样,感觉脑力跟不上,而且腰酸背痛颈椎病一身赘肉。” 相比工作,生活更让他有危机感。大宝已经上小学,各种补习班一年下来将近两万元,二宝幼儿园一年学费一万元,兴趣班一年一万多元,孩子的吃喝玩乐买衣服更是没细算过。两个孩子很多花销都是双倍。“还有一件更头疼的事情。”胡军感叹道:“每天晚上回家给孩子辅导作业成了我们夫妻俩绕不过去的难关。现在孩子的作业要求每天都定时定点地发在家长群里,想装作看不见都不行。你得跟着孩子一起学,甚至要比孩子学得早,不然怎么辅导孩子。”除此之外,小宝幼儿园也经常有一些五花八门的作业,动不动还要做手工,“小时候没学过的东西,现在全都学会了。” 胡军的生活状态是当前很多80、90后生活现状的真实写照,承担工作上的重任,挑起赡养老人的职责,为子女的教育殚精竭虑,筹划自己的老之将至的生活,可谓社会、事业、家庭,一个也不能少。 90后职场妈妈的博弈 28岁转行的姚丽,丝毫不敢懈怠。想努力做个好妈妈,但也不想放弃自己的事业。90年出生的姚丽是家里的独生女,如今是一家保险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毕业之后,姚丽在一家医院当护士,可是几年的从业经历让她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于是,28岁那年她辞去工作,转行去了一家保险公司,从最基础的业务员开始做起,一切都意味着从零开始。从一个被人尊重的医护人员,到一个从零学起到处求人的基层业务员,再到现在的中层管理者,对于一个28岁半路转行的女人来说,这其中巨大的心理落差以及艰辛和苦楚只有她一个人能够体会。 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公司组织去外地培训学习,关系到工作上的晋升,她不敢懈怠。可是丈夫工作忙请不了假,于是她请自己的母亲过来照顾下孩子,可偏偏那个时候母亲生病住院了。几经波折后,最终父亲一边照顾孩子,一面奔波照顾母亲。孩子和父母就像自己背上两座大山,而自己在最下面,只能努力撑起。身为独生子女的她,早已到了孝敬父母的时候,却还需要老人反哺自己,为自己的事情操心,那个时候,她觉得很是无奈。 想努力做个好妈妈,给孩子讲睡前故事,陪孩子上兴趣班,帮孩子做手工,参加学校的秋游活动......可是这些对于职场妈妈来说,是一件极其奢望的事情。因为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姚丽感觉身体状况大不如前,失眠、发胖这些都找上门来。“我现在开始注重保养保健,尝试喝中药调理身体,补气补血,还有买了很多维生素。”大大小小的瓶子里“装”着姚丽对健康的焦虑。 “危机”背后的焦虑 “前中年危机”是年轻人提前进入了本该是中年人才有的状态。这其实出乎很多人的意料,通常在我们的想象中,80后、90后都是年轻人,他们应该正是青春的模样,朝气蓬勃,积极向上,充满干劲,不怕挫折,愈挫愈勇……而“前中年危机”打破了这种想象,如果说“朋克养生”背后折射出的是90后一代的集体焦虑和不安的心理,那么80后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状态,则有一种前无去路,后有追兵的无力感觉。 当今生活节奏的加快,来自职场和家庭的焦虑无处不在,生活到处是任务、标准,让人们充满不安全感,只能努力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力争将自身的感受降到最低。步入社会之后的80后、90后发现自己活在中年人的状态中。职场,凡事多多,疲惫不堪;生计,只有谋生,没有生活;身体,已经有初老的症状;更关键的是,车贷房贷还在背着……他们虽年龄未到中年,但心态已经不再年轻,虽然仍然锐意进取,但精神状态却有着不符合年龄的焦虑和不安。 其实,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危机,焦虑和危机感不仅是心理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互联网时代,抬头看职场天花板清晰可见,知识更新换代太快,高新人才辈出,竞争力不断走下坡路,精力和体力更胜一筹的年轻人不断出现在身边,而自己身体却在走下坡路,体力精力下降、家庭俗务牵扯,无法对工作全情投入…… 焦虑已经是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通病,随着生活的负担不断加重,不轻松的房价压力、不顺心的现实遭遇、不畅通的晋升机会,很多年轻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焦虑感叠加。他们开始像中年人一样对于生命有了忧患意识,不断意识到健康、保健的重要性,并且开启养生旅程。当代年轻人,其实要比父辈祖辈更早关注到养生的概念与健康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父母的耳提面命与家庭的熏陶。 这份焦虑心态如何纾解?记住:生活不是考试,不是所有题目都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年龄也不是问题,上有老下有小,虽说有点心力交瘁,但仍然不失为幸福时光;坚信心若不老,生命便永远长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