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雾霾, 亟须标本兼治

  曹辰

  新年伊始,一场特大雾霾就让刚刚从元旦假期回到工作岗位的皋城人民猝不及防。一时间,“雾霾锁城”成为QQ群、微信群和朋友圈等网络社交平台最热门的调侃话题,然而狂欢背后,折射出的却是民众对生活环境日益恶化的无奈与辛酸。

  究竟谁要对这日益常态化的大气污染事件买单?政府,企业,还是一个个私家车主?笔者认为,单纯的将造成雾霾的主要责任扣在某一个主体的头上并不客观,毕竟大气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造成雾霾天气产生的因素也很复杂。一般来说,雾霾的源头主要来自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及垃圾焚烧,这些因素都是伴随着工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而产生的,要发展就要有雾霾,二者似乎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近年来,我市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高度重视,从城区烟花爆竹禁放到农村秸秆禁烧,从严查工业废气排放到黄标车淘汰取缔,可谓不遗余力。当前政府及相关部门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主要侧重在“堵”上,即通过强有力的行政手段直接斩断形成雾霾的源头,以期在短期内实现空气质量的有效改善。笔者认为,雾霾治理是一项长期工作,一方面的确需要在源头上遏制住雾霾继续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则要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逐渐脱离污染高、排放大的粗放式工业发展模式。同时还要大力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出行方式,让广大市民积极投身到治理大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氛围中来,从而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真正达到标本兼治的治霾效果,为后世子孙留下一片湛蓝的天空。

 

 选择年月
<2017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80后消防员的烈火雄心⊙巨龙重卧大别山⊙《图说皖西文化》新书发布⊙城管部门:列出问题“清单” 推进交通整治⊙霍山县人民网网民留言办理满意度100%⊙中国十大名村签约帮扶金寨十个贫困村⊙市政协召开四届四十二次主席会议⊙我市成功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介活动⊙治理雾霾, 亟须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