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金婷

许贤林正在进行体能训练。 本报记者 王丽 摄
浓烟里来,火云里去。电视剧《烈火雄心》的家喻户晓成就了荧幕英雄,而在城市川流不息的人群中,却真实生存着一群有着同样经历的年轻人,每出一次任务都是与死神作战。虽然没有经历过硝烟弥漫的战场,却经历过诸多浓烟翻滚的火场;虽然没有经历过战场隆隆炮声的洗礼,却经历过火场轰轰爆炸的考验。许贤林就是他们中普通却又不平凡的一员。
许贤林,六安市消防支队警勤中队中队长,入警12年,先后5次参加支队、总队举办的业务技能大比武,4次荣获支队嘉奖,荣立支队三等功1次,成功处置大小警情千余起,抢救被困人员200余人。当许多“80后”同龄人尽情享受青春时,他的生活却是交织着烈火、汗水、鲜血与忠诚。
赴汤蹈火 英雄本色
见到许贤林时,他刚从一次灭火救援任务中回来,看着安静腼腆的他,听着他平静地叙述刚刚发生的险情,一切那么地惊心动魄,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而从他口中说出,又仿佛那么地稀疏平常。你很难想象,坐在你对面的这个人,刚刚从火场回来,还带着硝烟的气息。
许贤林回忆起刚刚经历的一场灭火战斗,当时的情形依然历历在目。早上7时49分接警,裕安区韩摆渡镇有一户人家液化气罐正在着火,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接到警报,许贤林和战友们第一时间迅速出警,赶到现场,查明情况。原来是户主早上做饭不小心把液化气罐的皮管烧着了,液化气罐倾斜倒伏在地,阀门失效,正在滋滋地漏气,气罐还在吞吐着火舌。情况紧急,液化气泄漏,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许贤林第一时间疏散了群众,然后拿起水枪进行喷水,用水枪冷却降温十几分钟,等火灭了后,把阀门关紧,然后又把液化气罐拎到没人的空旷地带。
“其实,火灭了以后,我处理液化气罐的时候,发现气罐已经烧得膨胀起来,如果再晚一点,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危险。”如今,坐在记者面前的许贤林在描述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场面时,神情却那么从容、淡定,但当时的惊险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旁人永远无法体会。
危难时刻 身先士卒
不止火灾,洪灾、车祸等危急时刻的现场,身着橙色抢险救援服以及黑黄亮色防护服的消防兵们都是绝对主角,逆流而上的他们留给人们的永远是背影。
去年7月,我市发生严重洪涝灾害,洪水中,你依然能看到许贤林的身影。当时,裕安区独山镇由于连续强降雨,淠河上游水库泄洪,导致独山大桥、虎头潭大桥水位超限历史最高水位,险情随时发生。许贤林接到指令后,带领着战友们奔赴现场。到达现场后,许贤林始终与战友们忙碌在救援一线,不停地疏散不愿离开的群众,疏散逗留在桥头的围观群众,他们坚守在最前方,一个又一个昼夜。暴雨不停地下着,险情不能排除,许贤林就带领着官兵在现场轮流值守,战士们困了就在路边的屋檐下休息,许贤林却不能睡,因为他知道,他身上有着责任。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