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汉看病“奇遇”记

  本报记者 张世巧

  “感谢党的好政策,以后再也不用为看病花钱犯愁了!”2016年12月22日,杨道清老人在病愈出院后拉着前来看望自己的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队长卢东,激动地述说自己这次看病的“奇遇”。

  2016年12月15日深夜,家住金安区淠东乡徐郢村75岁高龄的贫困户杨道清大爷,慢性心脏病突然发作,呼吸困难、脸色憋得铁青。老伴张怀珍赶紧喊来住在隔壁的侄子,将杨大爷送到乡卫生院,乡卫生院简单诊治发现情况危急,建议转院治疗,并联系120急救车接送到市第四人民医院。

  到了市第四人民医院,医务人员立即投入到了抢救治疗中,家属在简单出示了身份证、医保卡后,只交了300元门槛费,就顺利完成了入院手续的办理,甚至连120急诊车出车费用也免了。虽然不久前驻村扶贫队长专门上门做过健康脱贫政策宣传,但这还是让老人一家吃惊不小。

  接下来的一周,杨大爷住在空调病房内,接受医务人员的全方位检查治疗,抽血、化验、输水一样不少,各种CT片子检查等,直至痊愈出院,院方也没有再收取一分钱。

  “真的不再收钱,就给我出院?”办理出院手续时,杨大爷带着疑惑不解地问。办理出院手续的工作人员笑着说:“杨大爷,你真的不用再交钱了,政府实施健康扶贫‘1351’工程,降低贫困户看病门槛费,乡医院只收100元,区级医院收300元,直到痊愈出院。你正巧赶上新政策实施,是我们医院接诊的第一位享受政策的病人。”

  据悉,我市不久前制订并出台健康脱贫工程实施方案,贫困人口在乡镇卫生院,县、市、省级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起付线分别降至100元、300元、500元、1000元。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兜底保障等综合补偿后,在县、市、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合规医疗费用,分别不超过3000元、5000元和10000元。贫困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发放《家庭健康服务咨询联系卡》,每个贫困户签约1名乡村医生,实行精准分类“一对一”精准就医服务。如今,像杨道清这样的贫困户不仅能够脱得了贫、也能看得起病了,不会再因病而返贫了。

 选择年月
<2017年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31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3112345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薛江武来皋视察检察工作⊙六安万达广场开幕⊙纪念市关工委成立30周年会议召开⊙市运管处推进驾培考试制度改革⊙杨老汉看病“奇遇”记⊙新年曙光⊙市领导到霍邱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我市第二届原创文艺作品展演举行⊙真学实做 筑牢堡垒——记霍山县档案局党支部⊙便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