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明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每当看到、听见八一电影制片厂片头那气势磅礴,熠熠闪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时,我总感到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仿佛自已行进在滚滚的洪流中。
军歌是军人精神、气质的象征,是具有军人特色的艺术形式,它是鼓舞士气,激发战斗力的号角。“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消灭了蒋匪军。战争中的军歌朴实、明快;“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军人的出征曲,何等的豪迈;“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词曲奔放,脍炙人口;“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阳刚之气,唱出了军威。
同样是军歌,既能唱得气冲霄汉.,也可唱得委婉多情。九十年代的《为了谁》、《血染的风采》、《军港之夜》、《小白杨》、《说句心里话》所突显的正是军人平凡中的悲壮、平淡中的辉煌,这些取材于时代和生活的军营之歌,唱出了军人的精气神,唱出了军人的飒爽雄风。
作为曾经的军人,我对军歌情有独钟,对军营的老歌更是难以忘怀,一些耳熟能详的军歌时常回荡在耳边。《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铁道兵志在四方》、《我爱祖国的蓝天》、《红星照我去战斗》、《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什么也不说》等等,它们所突显的正是军人平凡中的悲壮、平淡中的辉煌,从而使军人这一职业在越来越物化的现实社会中,显示出始终如一的理想色彩。时代在变,歌曲在变,军旅歌曲中流淌的那么一股气质却始终没有变,它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军魂不散,军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