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舞台

  晓晓

五丁迎新20161.jpg

  晓晓近影

五获奖证书1.jpg

五教子美文集《家有帅哥》.jpg

五散文集《就想做个大反派》.jpg

五领奖照片2.jpg

  晓晓著作

  动笔写这篇文章,缘于上大学的儿子写给我信中的几句话。

  “每次想象你现在的样子,脑海里都是一个人独自在空荡荡的偌大公司里看书或写作或睡觉。一个没有观众的舞台,对演员来说,是一种最高境界。虽然你不一定能每时每刻把每个角色演好,但你一直坚守在舞台上,这让我感动和佩服。”

  正如他所说,此时:20时32分;此地:公司办公室;正在写这篇文章的我,一个人在空荡荡的偌大公司,不,是没有观众的一个人的舞台上,演我自己。

  毫无疑问,儿子的话触动了我。

  我没想到,他能如此准确地描述了我,定位了我。仿佛公司大厅里四布的监控探头,敏感地捕捉了我,而且超出了表象本身。这是和我相伴时间更长的妻子所做不到的,也是天天面对的同事不屑于关注和了解的。

  这样的日子有多久了?

  不由自主地,我扭头向后,把目光投向来路,逆着时光,稍作梳理。

  从2002年所在国企破产下岗开始,失业的我,怀揣不值分文的省作家协会会员证和沉甸甸的样报样刊走进省城合肥求职,拉开了漂泊谋生之旅。期间,因为种种原因,几次跳槽和重新求职,从合肥到家乡舒城,又从舒城到合肥。截至目前,一个人在合肥的时间合并起来接近10年。

  第一份工作时长3年,吃住都在办公室,那已经是老板的恩惠。中午是同事们一起吃的工作餐,剩菜剩饭就是我的晚餐,一张沙发的靠背椅放倒,就是我度过良宵的床。当时一个月的工资也就1000元左右,妻子无业,儿子刚上幼儿园,而且租房居住,家庭所有的花费都得从那里面来,哪敢奢侈地挖出一块去另外租居。

  每一个夜晚,面窗而立,城市的繁华五颜六色,万家灯火何等地温馨温暖。但不属于我。属于我的自在快乐温馨温暖,在六十公里外舒城城郊结合部一栋二层小楼上的其中一间。就它,本质上也不属于我,但因为以若干钞票购买的临时居住权,容下了妻子和儿子,就成为一个属于我的临时的家。为了这个家的生存、欢笑和幸福,为了这个家有朝一日的茁壮,唯一能付出的,就是我的时间、精力和劳动。

  我不是农民工,却与农民工一般无二。

  我有城市户口,但没有这个城市的门牌号码,没有我立足的方寸之地,没有足以温饱我乃至全家并体现我价值的工作。我一样远离家人,奔忙在异地他乡,看别人的冷脸,受这样那样的委屈。不同的是,笔是我的劳动工具,捞取生存和生活的资本。

  幸好,我喜欢文字,喜欢书本,阅读也好,写作也罢,只能靠它们来打发和填充我的孤独和寂寞。它们就是我身在异乡的相伴相随的亲人和知己,百分百值得信赖和绝对的忠诚,更不存在丝毫的嫌弃和隔阂。

  它们也是我的梦,期盼着通过它们构造属于我的人生价值和精神殿堂,同时,也是清贫生活的补贴和滋润。对于一无文凭二无技能三不年轻的我,它们就是我唯一可以利用和发挥的武器。时间于我,由此显得倍加珍贵,怎么舍得和忍心浪费点点滴滴。什么孤独和寂寞,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奋斗时空。

  从那开始,我由单纯的业余文学创作同时尝试其它流行文本的写作,包括参加一些奖金不菲的征文。显然,我是冲着钱去的。生活的压力迫使我做出的转变。但我的底线绝不会变,可以通俗,不可以媚俗;可以迎合,不可以昧良心丧人格;可以冲着钱,不可以唯钱是举。

  如此的定位,一直延续至今,不曾改变。

  在我,是视为风骨的,视为气节,视为清洁的灵魂。在别人,不乏嘲讽、讥笑和鄙视,明明是金钱社会的傻瓜逻辑和思维,时时都能感受和体会。但我从不在意。活我自己,任尔东西,何必栽倒在他人的口舌和目光里,丧失了自我?

  除了在家乡工作时的每晚归家,身在合肥的后来几份工作,即使有宿舍可住,我的下班后时间仍基本在办公室度过。很多时候是有工作上的需要,只好借机干私活,本就是额外的付出,私活却小心翼翼,偷偷摸摸,实在可笑。

  在我能掌控的情况下,简单晚饭后就开始进入完全自我的时间段。能写尽量写,要求自己一周五个晚上的时间至少完成两篇作品,要不就思考和阅读。一般21时30分结束写作,离开办公室,回宿舍洗脸或洗澡洗衣,再进入床上的阅读时间,至23时30分正式睡觉。由于工作的原因,拖到零点之后才能回宿舍也时有发生。几乎日日如此,很少有变动,机械重复的程度,不亚于动车的时刻表。

  当下再次重返合肥,也已经接近3个月的时间,在诸多事项未予明确的情况下,一间接待室里的一张床,成为我暂时性的现实与梦境的穿越之处。已经习惯了,一觉而已,梦里的时间是感受不到现实的滋味的,纵然是皇帝老儿的龙床又能如何?同样一觉而已。

  难得的是,下班之后的时间是完整地属于我的时间。读也好,写也罢,全由我做主。屋舍再大再小,空荡荡窄小小,均无关紧要,一台电脑足矣。

  公司是舞台,房屋是舞台,还是电脑是舞台?反正都是舞台的效果。我是唯一的演员,没有观众,也无需观众,我尽情演绎我自己好了。甚至无需演,绝对真实的自己,展露本真的自我。

  此一刻的我,不需要任何伪装和粉饰,也不需要丝毫的做作和迎合,原装正宗加原汁原味。本就不是善于伪装和粉饰的人,打磨久了,也逼出了几分伪装和粉饰的三脚猫功夫,但频繁受伤仍是在所难免。那种累,超越了工作本身、生活本身。

  幸好有书,书是一汪洁净的水,轻松畅游的同时除去白日的污秽,还原几分自我,露出几分真相;幸好有笔,笔是任我倾诉的红颜,接纳我所有的好与不好、快乐和忧伤、牢骚和幸福,承载我自己都难以承受的种种。清洗了,倾诉了,再随心所欲地构造美好的想象,比梦更真实地可以站立在文字上的那一个世界,可触可感可恨可爱。

  一点点的酸,一点点的涩,淡淡的苦,但谈不上痛,还有一些微微的甜。滋味之芜杂多变,不是世间美食可以比拟。尤其是一篇自我感觉完美表达了内心想要表达的作品出手,那真的是一种幸福,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幸福,胜过获奖和发表,也胜过钞票一堆。

  也有那心烦气躁之时,笔无力,书无语,偌大空间里踱来踱去,恨不能挨个踏碎。那一刻,我无法拒绝痛感的降临,好比舞台上演员卖力地表演却换来的喝倒彩,苦无裂缝遁身而去,远远逃离。可生活中的我,是无法逃离的,只能且必须面对,还得挺身和昂首前行。

  绝大多数时候,我是乐于享受如此的境地和状态的,虽是现实逼迫的结果,却把它认定为磨砺和煅烧。虽而立,虽不惑,虽天命,仍在成长和成熟,迟到的成长和成熟,好歹是有了。

  能有这样的舞台属于我,莫大的荣幸。在于别人,可能还求之而不得。要什么观众,自己是自己的观众,审视自我和内心,审视白天的我和回归自我的我,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也审视世间万千物事。说不定哪一个时刻,流淌成笔下的精彩,不枉生活的赐予和岁月的馈赠,不辜负大千世界生旦净末丑纷纭亮相和卖力演绎。

  因为一个人,我的表演是无拘无束地,不受任何指责和好恶评价。舞步成踉跄,唱腔成嘶哑,忘词重头重来,无关紧要。起哄,退票,砸场,全不存在。全我自己说了算。就像从台上跑到台下为自己拍掌叫好的小沈阳所说的:我自己能做的事,不麻烦别人。

  眨眼间,已是即将知天命之年,此情此景还在继续,不得不继续。有儿子的懂得,足以欣慰。至少,可以促使他明白很多,比如生活,比如奋斗,比如甘苦,比如人生的意义;可以提醒他担当的重要,比如家庭中任何一个角色的责任和义务,比如如何做一个人;可以理解和体谅一些东西,比如现实,比如父母,比如亲情和爱情等等,不一而足。

  作为演员,能够拥有舞台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是不是合格的演员并不重要,有属于我的舞台就够了,其它皆可忽略,不苛求也罢。

  只要在舞台上,我就将尽心尽力尽情尽兴地演好我的角色,即使是一个人的舞台,没有观众的舞台!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一个人的舞台⊙我愿为你喝彩⊙晓晓近年出版及获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