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公轩 记者 姚迪)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市公安机关境外人员服务管理工作水平,今年以来,市公安局精心组织开展了以外管进讲堂、进社区、进场所、进学校、进企业为主要内容的“五进”活动,不断夯实公安基础工作,着力营造良好的涉外治安环境,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执法管理,民警先行。市公安机关从建队伍、学规范、提素质抓起,采取多种形式,提高民警的外管素质。各县区公安机关确定1至2名外管小教员,每个派出所至少确定1名外管民警,自上而下普遍建立了一支外管队伍,确保外管工作有人抓、有人管。今年年初,分两批次对全市出入境岗位民警进行全员培训。今年2月,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通报表扬我市成功侦办公安部挂牌督办“520”偷越国边境案件后,精心制作专题视频片,及时总结固化执法办案经验,指导基层更好办案。我市公安机关还组织业务骨干,编写了《基层公安机关民警境外人员管理工作实用手册》、《公安机关涉外案(事)件处置工作指南》和《出入境业务工作规范汇编》三个资料,基本涵盖了出入境执法、管理、服务的全部内容,成为基层民警出入境业务常用“工具书”,受到基层欢迎。
深入推进社区警务战略,基层派出所外管和社区民警加大社区走访、检查力度,加强对散居在居民家中的外国人管理,将常住境外人员纳入到实有人口管理当中,努力实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灵”的目标。工作中要求,外管和社区民警努力做到“四知”、“四会”,当好“四大员”。“四知”即知姓名国籍、知制度规范、知来华事由、知现实表现;“四会”即会识别证件、会走访核查、会服务管理、会案(事)件处置;“四大员”即:涉外信息的收集员、涉外管理的联络员、涉外对象的服务员、涉外政策的宣讲员。为了切实优化境外人员服务管理,我市金寨县在外籍新娘较多的青山镇成立全市首个外国人服务管理工作站,将服务管理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帮助外籍新娘更好地融入社会。
扎实推进“外管进场所”。今年以来,我市公安机关切实将宾馆旅馆住宿登记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对辖区内洗浴、旅馆等场所的业主和前台登记人员的培训,要求应录尽录、数据鲜活准确,坚决杜绝不登记、错登记等现象。各级出入境部门坚持每日网上巡查、每月通报、逐条整改等制度,死看硬守、盯紧看牢,不断加大检查、纠错和处罚力度,宾馆旅馆和从业人员依法登记的意识大大增强。今年1至11月份,全市境外人员住宿登记总量与去年同比增长两倍,合格率提高9个百分点,登记总量增长率位列全省第一,登记合格率增幅位列全省第三;住宿登记及时率达98%,位列全省第一。
幼儿园和各类语言类培训机构管理群众关注度高。为此,各县局、分局出入境(国保)大队密切与教育局、外专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定期与学校、语言培训机构沟通交流,落实以校管人的责任。同时,出入境和派出所外管民警定期开展对外籍师生进行走访,对从业人员建档备案,对来自重点国家(地区)的人员予以关注。今年以来,通过深入排查,我市依法查处幼教类“三非”案件8起,处罚非法就业境外人员3人,处罚非法聘用外国人的幼儿园3所,处罚介绍外国人非法就业中介两个。为了有效防范此类问题的发生,及时加强法制宣传,印发《致各办学机构和相关用工单位一封信》,下发各派出所,在各中小学校、幼儿园、重要路口等场所张贴,起到良好的普法效果。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涉外企业和外企人员不断增加,对做好出入境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各县局、分局出入境(国保)大队积极顺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牢固树立服务与管理并重的理念,主动对接,优化管理,靠前服务,切实加大对涉外企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力度,明确涉外企业及其联络员的责任,对在企业工作的境外人员进行定期走访,掌握工作、生活情况,同时尊重其宗教信仰,关注其思想动态,防止发生涉外案(事)件,努力为涉外企业和外企人员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
通过扎实开展外管“五进”活动,落实了外管工作责任,打通了涉外管理内外部协作配合通道,有效改变了出入境部门单打独斗的窘境;延伸了外管工作触角,补齐了防控短板,最大限度地消除了管理盲区,提升了涉外管控能力。今年以来,全市涉外案事件查处总数与去年同比有较大增长,霍邱县公安局成功侦破“4.15”偷越国边境案件并顺利移送起诉。同时,通过外管“五进”活动,推动民警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面对面与执法管理对象接触,“零距离”服务境外人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群众对出入境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树立了出入境部门良好的形象。
目前,我市外管“五进”活动正不断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