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两节”农民工工资清欠“攻坚战”

C2303日报三版1.jpg

C2303日报三版2.jpg

  临近岁末,农民工工资“清欠”话题再次升温。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当前我市实体经济困难状况尚未根本好转,欠薪隐患还大量存在,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存在建设资金不到位、低价中标、挂靠承包、违法分包、层层转包、工程款拖欠等问题,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然突出。随着2017年元旦、春节临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形势十分严峻复杂。

  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的社会稳定,日前,我市召开了2017年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会议,总结今年以来我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预防和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进行部署,打响了2017年元旦、春节期间农民工工资清欠“攻坚战”。

  清欠成果:前11个月全市处理农民工工资案件519件,涉及金额1.1475亿元

  今年年初,市人社局于专门制订了8大行动计划之一的农民工维权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切实保障农民工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为此,人社部门明确了目标任务和一系列具体措施,单位主要负责人牵头指挥、分管负责人靠前落实、统筹协调、调度督导,实时掌握工作进度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成效显著。据统计,今年1月份至11月30日,全市共处理了农民工工资案件519件,涉及人数0.9315万人,涉及金额1.1475亿元。处理案件数、涉及人数、金额相比去年下降明显。

  针对建设领域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资现象多发的情况,市人社、住建部门联合出台了《六安市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规定》,对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的企业,列入“黑名单”,限制其建筑市场准入,不得参与六安建筑市场的招投标。人社和财政、住建等部门还联合出台了《关于印发六安市农民工工资应急周转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立了工资应急周转金制度,专门从市级财政筹集资金建立应急周转金专户,做好应急预防资金准备,解决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造成农民工吃、住、行存在临时生活困难。

  与此同时,市人社部门联合住建委进一步完善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采取差别化管理,对市场信用好、连续多年未发生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10家建筑业企业,由市人社局和住建委联合下文,确认为“免交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诚信企业”,对当年内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数额较大、引起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建筑业企业,人社局和住建委联合下文,予以通报批评曝光,在新承包工程时严格按工程造价的2%预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同时,进一步推行建筑业企业实施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和工资支付“一卡通”制度,规范工资支付行为。截至2016年10月,我市市直城区有153个项目工程开通农民工工资支付银行一卡支付发放,累计发放考勤和工资支付卡1.69万张,支付工资总额达1.9亿元。

  在此基础上,为了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处理拖欠工资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市人社部门还制订了农民工工资支付应急预案,全面提高应急能力,并指导各建筑施工企业相应制订应急预案,要求企业设立农民工工资支付预备金,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此外,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通过报纸、电视、网站、微信等平台以及举办法律法规政策培训班等形式向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大力开展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活动,提高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的法律意识。

  发案态势:农民工讨薪案件复杂程度、处理难度加大,“恶意讨薪”事件增多

  虽然1—11月份全市处理农民工资案件的数量、涉及人数及金额相比去年下降明显,但是,案件复杂程度、处理难度相对加大。从投诉案件的来源看,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仍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但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拖欠工资问题明显增多,欠薪案件处理难度进一步加大。同时,单一案件涉及人数多、数额大。建筑业30人以上讨要工资的案件呈上升态势,数额动辄百万、千万元以上,且案件呈突发化,难以预警。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有少数项目投资人或包工头利用解决拖欠工资问题来解决经济纠纷,以讨要农民工工资的名义催讨工程款等经济债权的现象增多,通过非理性化过激手段恶意追讨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激化矛盾,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为进一步摸清全市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11月中旬以来,市人社局会同市住建委、发改委、公安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财政局(国资委)、工商局和总工会等9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活动。截至12月12日,全市共检查用人单位1179户,涉及农民工8.26万人,其中市直城区内联合抽查了房产开发工程工程项目以及交通(公路、铁路站房等)工程共87项,涉及建筑施工企业67家,涉及劳动者9700余人。从专项检查情况来看,建筑类企业工资支付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款支付不及时,资金链中断。检查中发现,部分开发企业或建设单位在资金不到位或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急于施工,建设开发的项目仅靠施工企业垫付的资金运转,当施工企业资金不足、资金链中断时,就形成了建设单位或开发企业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层层拖欠现象。二是建筑工程挂靠承包、层层分包、监管松散。检查中发现,一些无资质或低资质的施工单位或自然人挂靠有高资质施工单位承包工程,由于缺少施工队伍,再违法违规将工程层层分包、转包甚至“肢解”发包给没有施工资质的“包工头”,所签的承包合同不规范,为日后发生工资拖欠及争议问题埋下严重隐患。三是工资发放不规范。一些建设施工单位在施工中缺乏劳动保障相关管理制度,随意用工、管理混乱,普遍存在不签订劳动合同、不建立职工花名册、农民工进出场不打考勤、工资表不完善等问题,对建设开发企业拨付的工程款中的工资部分缺乏有效监管,存在较大欠薪隐患。

  清欠对策:多部门联动,形成清欠合力,确保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得到有效应对和及时处理

  市委、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全市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12月初,市政府出台了《六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实施意见》,专门就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失信惩戒等方面进行制度性规定并就规范工程承包、劳动用工管理、工资发放管理、监督管理等长效机制建设进行细化,明确了清欠农民工工资涉及政府各部门的监管责任,强化了行政监管手段和处理措施。

  建立联合办公制度,充分发挥“一站式”清欠职能作用。在元旦春节农民工讨薪高峰期,市政府成立由信访、人社、住建、公安、司法、重点工程局等部门人员组成的联合清欠办公室,集中办公,建立起“快速受理、快速处置”的工作机制,对群体性疑难复杂案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办法,积极稳妥处理。对县区属地管理案件及时转办、限期督办。各县(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也将成立联合清欠办公室,集中地点办公,对举报投诉案件,做到部门联动、快立案、快处理、快办结。

  开展一次彻底排查摸底工作,组织约谈,督促施工企业及时依法支付工资。按照归口管理的原则,在2017年元月10日前由行业主管部门对各自管辖的房地产工程、铁路建设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工程、政府重点工程进行摸底排查,重点排查工程款按合同约定支付情况、农民工合同签订情况、工资支付及维权电话公示情况,将存在工程款和工资支付隐患或问题的单位摸排清楚,对查出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企业,紧急约谈企业负责人,责成企业作出限期发放工资、确保不拖欠工资的书面承诺,做到矛盾早发现、问题早排除。

  建立拖欠工资包保责任制。按照“属地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拖欠工资企业实行包保责任制。市直城区按行业划分,以主管部门为主,落实包保责任。房地产项目、市政基础实施项目由市住建委牵头负责,市重点工程由市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牵头负责,交通、水利工程项目分别由交通局、水利局牵头负责,加工制造工业项目由经信委牵头负责。

  健全防范和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一是继续完善农民工讨薪群体性突发事件预警防控预案。二是加快进度全面落实农民工工资银行“一卡通”发放制度,争取于2017年在全市实现“农民工工资一卡通”发放全覆盖,从源头上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三是建立应急周转金制度,解决农民工临时生活困难问题。

  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约束机制,规范建筑市场工程承包行为。筹划建立企业监管平台和信用档案,对于严重或恶意拖欠工程款的业主以及搞不正当竞争的建筑业企业向社会公开曝光其不良行为;对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违法行为的企业实行建筑工程招投标一票否决制。

  (本栏组稿 苏成玉 徐德祥 潘亮亮 本报记者 储勇)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我市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综述⊙裕安区学习教育融入“红元素”⊙舒城县推行“远程教育+”模式⊙打响“两节”农民工工资清欠“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