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共自行车骑得更“远”

  储勇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动车数量大幅度增加,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环境问题等“城市病”也开始困扰我们这座城市。在此情形下,我市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这项举措,不仅是实实在在解决城区交通拥堵、推进节能减排,更是在树立和倡导市民低碳出行、绿色出行的新理念。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六安公共自行车借还总量超过94万次,日均7500余次,日最高量近10000次。与全国已建公共自行车的城市同期相比,六安公共自行车使用频率达较高水平。但是,有了这样良好的开头,是不是说就可以一蹴而就了呢?

  公共自行车并不是一个新鲜的事物,目前在很多城市都已在施行。然而,公共自行车投放使用后出现的破损、丢失等情况在不少城市并不鲜见,有的城市公共自行车没有发挥好当初的预期作用,反而成为城市的一块“心病”。同样,在我市的公共自行车投入运营半年时间里,也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例如,不法商家在各站点乱贴小广告、市民随意将垃圾滞留站点、各种车辆随意停放在站点及车桩内,造成市民还车不便等现象。

  可见,如何让公共自行车走得更“远”,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也是一道考题,考验着社会公共管理的智慧与能力。因此,还有许多后续工作值得期待: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市民遵守社会公德,善待公共自行车,提高市民文明租车、文明骑行的意识,让他们像爱护自己的车一样爱护使用公共自行车。另一方面,运营管理单位要针对当前暴露的问题,反思自身监管过程中的管理漏洞,从而查漏补缺,同时,大胆运用智能化、网络化手段来强化日常运营,构建完善的保管、维修等机制。只有双方合力,公共自行车才能长久融入我们的城市生活。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如何让公共自行车跑得更“欢”⊙国外管理公租自行车一瞥⊙让公共自行车骑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