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发崛起正逢时 魅力古碑展新颜

  胡晓知 罗学仕

古碑12151.JPG

  生态黑毛猪养殖富民兴业

古碑12153.jpg

  集镇鸟瞰图

古碑12152.JPG

  移民搬迁户正在装修新居

  冬日暖阳中,沐浴着红色文化的山区重镇古碑镇,散发着独特而又诱人的魅力:山路像一条银链在大山间盘绕,一幢幢粉墙黛瓦的小洋楼隐身其中;高大或浓密的毛竹、板栗树不仅给当地山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更是具有山区特色的迎宾树;铺好水泥路、扩建活动场地,工地上热火朝天,朴实的村民脸上有着山里人独有的恬静笑容……桩桩件件,点点滴滴,无不显现着古碑镇正迈出蓬勃发展的活力步伐。

  古碑镇位于大别山腹地,梅山水库上游,居金寨县中心位置,全镇总面积221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355个村民组,4.5万余人,是全县中部地区经济、文化、商贸、人居中心和重要商品集散地,是一个集老区、库区、山区、红色地区于一体的山区重镇。

  该镇党委、政府始终以“富民强镇”为目标,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2009年,古碑镇被评为“全市经济综合实力20强乡镇”,2010年被市委、市政府列为市级首批扩权强镇试点镇。2015年被县委、县政府列为重点开发和加快发展乡镇。随着合武高速公路的开通,古碑镇区位优势日趋凸显,镇党委、政府立足区委优势,发展道口经济,坚持走“以产业促农业、以集镇带农村”发展道路,积极落实县委提出的“农业向大户和企业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战略部署,有序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民城镇化和农村生态化,特别是2016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协调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扶贫移民两项搬迁、美丽乡村建设四项重点工作,继续发扬镇村干部不怕吃苦,连续奋战的精神,全面推进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努力实现古碑跨越大发展。

  脱贫攻坚之路越走越宽

  通过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和扶贫对象精准再核查,2016年,古碑镇确定了宋河、水坪、迎河三个重点贫困村,确认了贫困户2624户8242人,其中五保户491人,残疾人1014人。今年计划脱贫450余户近2000人,是全县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重的乡镇。镇党委政府迎难而上,任重道远,通过镇村干部努力,以扶贫对象精准化、上门走访经常化、信息管理动态化、帮扶联系固定化、帮扶措施具体化、帮扶方式多样化、帮扶成效数字化、档案管理规范化、督查检查常态化、扶贫工作绩效化“十化”措施,有力推动了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扶贫成效明显。一是为贫困人口购买了合作医疗补充保险8242人,人均500元,总计412.1万元。二是为贫困人口代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8242人,人均120元,总计98.9万元。三是申报了古碑镇初级中学、古碑中心小学、水竹坪实验学校、光爱学校秋季中小学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452人,补助金额27.0575万元;申报职业教育“雨露计划”173人,人均3000元,补助金额51.9万元;申报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和2016年新录取大学生助学贴息贷款331人,人均8000元,贷款金额264.8万元。四是实施虚拟光伏发电入股分红工程,入股贫困户1000余户,连续四年每年分得红利3000元,户均增收1200元,总分红达1200万元。五是申报创业扶贫贷款5家,贷款金额750万元,帮扶结对贫困户100余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

  宅基地改革取得新突破

  全镇15个行政村355个居民组均成立了宅基地改革理事会,选出理事1257人,制订了村规民约和理事会章程等相关制度。通过调查取证,对全镇10525户38779人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进行了认定。完成了“一户多宅”和32个106户“空心村庄”的调查复核工作。完成14个中心村庄41个规划点测绘、规划设计、征地工作,现已全面开工建设。今年,县下达我镇宅基地房屋腾退土地复垦任务1653亩,是全县腾退任务最重的乡镇之一。截止目前,全镇完成一户多宅1218户,“一户一宅”760户的房屋测量和测绘工作,完成宅基地房屋腾退土地复垦1843亩。完成组卷审批880户,完成一户多宅949户,5707917.65元,一户一宅腾退446户,31759841.71元的补助资金审核发放工作。

  扶贫和移民户搬入新居

  全镇已落实搬迁833户,其中贫困户473户,移民户360户,双搬户155户,到县城和集镇购房80户,是全县搬迁任务最重乡镇。截止12月12日,在中心村庄和自然村庄建房的593户,扶贫搬迁入住168户585人,交付给群众36户,114人;移民搬迁入住110户379人,交付给群众11户42人,其余房屋均已主体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外粉刷和装修,预计年内可全部搬迁入住。按县出台的搬迁补助政策,贫困户人均补助两万元,移民人口到县城购房补助两万元,到中心村庄建房补助1.5万元,双搬户重复享受。同时,县对中心村庄建房户将按人均1万元资金补助,对中心村庄的公共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全镇搬迁户将获得近2000万元的建房补助款和1500万元的公共配套设施建设资金,改善了扶贫、移民户的居住条件,解决了中心村庄的建设资金,美化了环境,改变了镇村面貌。

  在移民和扶贫户搬入新居的同时,古碑镇今年还实施了整县推进6个中心村美丽乡村建设,即集镇建成区,七邻,留坪、司马、袁岭,黄集等国家、省、市县级美丽乡村。累积争取项目资金935万元,完成了厕所、牛栏、猪圈565个、危旧房屋223间的拆除任务。新建公厕12个,猪舍121间,完成户改厕205户。实施了道路硬化、广场、公厕建设、环境整治、供排水、立面改造、亮化、绿化、美化等项目,建立健全了长效管护机制,树立文明生活新风尚,培育了乡村旅游新亮点。

  项目拉动古镇崛起

  面对繁重的建设任务,古碑镇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坚决遏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大力整治“庸、懒、散、慢”,加强政府绩效考评机制和制度建设,推行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强化督查督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通过强化干部实绩月考评,实行考评对象精细化、考评内容具体化、考评方法科学化、考评结果绩效化,真正实现了干部量化考评,干部作风效能建设取得了明显提高,工作激情明显增强,工作氛围明显变浓,工作实绩明显提升,树立古碑对外新形象,沉睡千年的古城正在向世人释放出崛起的信号。

  今年,累计争取建设项目资金1.1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农田水利、文化、教育、卫生等各个方面,拉动了经济,改善了生产和发展环境。拓宽改造和新修14条水泥路33.5公里;修复水毁公路40余处,新建宋河大桥一座;新建高位引水一处,铺设供水管道11000余米,解决了官池、南畈、余岭、留坪四村安全饮用水问题;修复王家河、宋河、官池、黄集、袁岭水毁河提700余米;维修黄集、响塘、黄尖、陈冲、司马、余岭、七邻、袁岭八村20口当家塘。新建了七邻、袁岭、司马、黄集、留坪、响塘、迎河15座公厕,铺设了余岭、司马两村两条组级水泥路,实施了宋河广场和响塘沿河路绿化亮化工程。铺设了水坪村连接张畈乡乡际水泥路,修建南畈村南岭大桥一座。争取库区移民后扶资金60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200万元,实施高速下道口至集镇连接线拓宽改造工程和村级道路硬化、绿化及塘、堰、坝的建设工程。争取棚户区改造资金1400万元,对老政府进行整体改造,建新农贸市场一处,套房50套。争取环保资金1000万元,在余岭宋畈兴建污水处理站一座,铺设覆盖中心集镇污水管网。争取教育建设资金3000万元,新建古碑第二小学,占地60余亩,建24个班的小学部和9个班的幼儿园,将是我镇高起点、高标准、功能齐全、设施完备、配套一流的小学,将解决集镇及周边1200余名学生的就学问题,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该工程正在土地平整中。争取文化宣传资金180万元,兴建了七邻、南畈、留坪三村农民文化乐园。组织建设资金70万元,新建响塘、袁岭等7个村为民服务室,新建七邻、南畈、黄尖三个村级活动场所,改扩建水坪村级活动场所。争取卫生建设资金3000余万元,征地50亩,新建标准化卫生院一个,改建村医疗室7个,该项工程于12月底完成招投标程序。

  神奇旖旎的自然景观,热闹红火的农家乐,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百姓脸上朴实的笑容……金寨县古碑镇这片热土正在发生着多姿多彩的嬗变,它在告诉人们,今日古碑正洒脱地走在奋发进取的时代大潮里,阔步前行。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英国“脱欧”仍缺失“路线图”⊙市效能办督查全市水毁群众住房重建工作⊙先就业后择业, 是把双刃剑⊙便民资讯⊙奋发崛起正逢时 魅力古碑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