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列元 记者 程传军)今年以来,裕安区交通运输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靠市交通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裕安交通人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年目标任务提前圆满完成。
科学规划,构筑裕安交通网络。科学规划南部茶谷大循环、中部绿色城南大循环、北部生态经济圈大循环三个大交通循环,以及独山景区循环、大别山湿地循环、桃花仙谷景区观光带循环、淠河风情带循环、城市西二环循环、高铁新区循环、皖西白鹭园循环、林寨现代农业示范园循环、北部生态农业经济带循环、黄河岭林场循环十个中循环和若干个小循环,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交通基础保障。
积极对接,全力争取项目资金。争取县级畅通总里程92.23公里、乡级畅通254.14公里、老村级水泥路加宽319条610公里、撤并村143条220公里、贫困村635条531公里,共计1707.37公里,计划总里程全市第一。积极谋划申报国开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交通基础设施一期项目总投资16.99亿元,申报贷款13.59亿元。
真抓实干,交通建设初见成效。列入2016年区本级政府性投资交通重点工程14个,已完工或即将完工项目9个,在建项目2个,跨年度项目3个。今年全区计划完成农村道路畅通工程789.28公里,计划完成投资3.9亿元,已完成投资3.7亿元。
规范管理,运输市场健康发展。新成立裕安区交通信息中心,科技治超的功能和作用逐步显现;整合交通执法大队,不断加大路面执法力度,2016年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度571人次,检查车辆90000余台,卸载货物2615吨,吊销车辆营运证146本,查处违规装载砂石塘口2起,约谈运输企业4次共28家,责令停业整改21家,吊销超限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1家,对违法超限运输形成了强大震慑;全年对236辆农村班线车辆进行复核换牌,开展了货运市场清理整顿,新增运输企业15家货运车辆2000台,淘汰“黄标车”240辆;对全区200家运输企业、3家客运站场和230家一、二、三类机动车维修企业进行质量信誉考核,许可二类维修企业1家、三类维修企业5家,对全区30000名驾驶员进行诚信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