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厚 程俊华
叶集区洪集镇会馆回民村位于镇区北部,105国道和六阜高速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汲河、二道河、油坊河奔流不息。农民新居格调高雅,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成为该镇一道靓丽的景观。
文化乐园内涵丰富
当人们进入会馆回民村,眼前一片清新亮丽,宽阔的农民健身广场正中,矗立着一尊杨国夫将军的铜像。广场后面建筑恢弘的“会馆村农民文化乐园”九个鲜红的大字,赫然显目。文化乐园内部陈设着杨国夫、张希才等将军的画像和生平简介,现代军旅作家、矛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打工诗人刘冬妩等一批军事将才及文人墨客。另有古钱币、文物、各种造型的根雕等文化艺术精品,极大地丰富了文化乐园陈列馆的文化内涵。
文化乐园乐农民
“农民文化书屋”陈设着多种农业科普书籍,有《树木花卉种植须知》《黄鳝甲鱼养殖大全》等,应有尽有。不时有种植、养殖大户进入书屋,查询相关科普资料。电子阅览室里,每逢双休日期间,村里的中小学生纷纷来此,上网查找和下载学习资料,并与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视频聊天,进行亲情交流,真情互动。
文化健身广场是村里农民休闲的好去处。每到夜晚,灯火通明,村里组织的中老年舞蹈队的队员们,合着悦耳的舞曲,翩翩起舞。有的农民在一旁,模仿,其乐无穷。村里的部分中青年,在健身广场上,练习单杠、双杠,打篮球等,强体健身。每年到了“六一”、“七一”、“元旦”等节日,村里以魏霞为牵头的文艺演出团体,在演出大厅里演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和传统剧目,一展新时代的农民风采。这些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有效地提高了农民幸福生活指数。村里年逾七旬的徐祖富老人乐滋滋地说::“自从上级给俺们建起了农民文化乐园,村里跳舞的、健身的、演戏的,比以往热闹多了,俺们老年人也精神多了。”
历史悠久将星闪烁
会馆回民村地处于洪集老街,传说中的“娥眉州”所在地,曾经有过“扒掉娥眉州,建设六安州,七十二里传砖头,人人都是手传手”的传奇故事。为了使娥眉州历史得到延续,该镇从2015年起,开始创办《娥眉州》文学杂志,截至日前,《娥眉州》文学杂志已创办第四期,从而丰富了镇域文化内涵,提升了文化品位。
该村人才辈出,将星闪烁。武有开国中将杨国夫、大校张文洲、吴仪甫、白宗林等。文有军旅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徐贵祥,打工文学流派引领人柳冬妩,民间文学作家穆志强、王军,中国硬笔书法家惠俊歧、及较有影响力的儿童词作者张冰等。
民族团结回汉融合
会馆回民村,早期商贾云集,经贸发达。清末就设有“山西会馆”,因而会馆村由此得名。同时,也是回族集聚地。村里60%以上都是回族。村内有300多年的“清真寺”。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为了保护名胜古迹,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惜资金对清真寺进行维护修缮,以保持原貌。每年的开斋节,村两委班子成员积极参与相关活动,清真寺也是民族历史文化的延伸和浓缩。
此外,村里还大力宣传少数民族文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村里文化墙上大篇幅用回汉字体书写回族文化标语,经常在文化礼堂里举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并在文化乐园附近开设了“民族土菜馆”。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实现回汉融合,有机地把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融为一体,从而加强民族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