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如果说传统制造产业依托技术创新在逆境中屹立不倒,那么高新技术产业则如艨艟巨舰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12月初,入冬的第一场雪刚刚融化,记者驱车来到位于集中示范园区的安徽恒瑞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部,刚进入公司大门,一股现代化科技产业的气息扑面而来,高耸的科技研发大楼,随处可见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布满屋顶的太阳能光伏电池板无不彰显出高新技术产业的蓬勃生机。在公司产品制造中心总监胡飞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充电桩装配车间,空旷的厂房内只有不到10个工人正在组装充电桩。“我们公司技术工人总共不到100人,基本都是大专院校毕业的学生,经过公司统一培训后才能上岗,所谓兵贵在精不在多嘛!”胡飞笑着对记者说。
据胡飞介绍,该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新能源产业的投入、运营和集成,公司主营充电桩、光伏应用和储能三大板块,产品销售重点以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向其他区域辐射,售后服务覆盖全国20个省份,建立了32个服务网点。“新能源的发展前景巨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我们预计到2020年会达到一个高峰,而且目前在这个领域国家的相关鼓励政策也非常多,可以说是发展正当时。”胡飞告诉记者,2013年公司成立之后,就迅速与合肥工业大学联合建立了新能源机电装置工程研究中心,先后投入了3000多万元科技研发资金,截至到今年,公司销售收入已达3亿多元,年利润5000多万元。
今年11月份,恒瑞新能源中标六安市交通运输局充电桩建设工程项目,该项目一期充电桩将在本月底前全面建成,将配合新能源公交车上线运行。“届时,我们生产的充电桩就能在全市各条公交线路上与广大市民见面了。”胡飞在采访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