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物业 期待少点不如意

  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中心,有多少个小区,就有多少“本”居家生活难念的“经”。在六安,与城市居家生活密不可分的物业管理现状如何?从旧城到新城变迁,六安物业管理历经了哪些演变?未来的社区管理将如何定位与发展?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走访。

  物管日渐规范下的居民新生活

  “住进新小区以后,真正体会到了物业管理的便利,让我们有一种归属感。”家住中央公馆的居民张先生对眼下的住家环境很是满意,该小区由安徽振兴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为全体业主提供服务,亲密沟通、精细管理赢得了广大居民的好评。

  2016年4月,我市碧桂园小区物业在全国性物业专项评议中,被纳入2016年度首批常规品质管理示范项目名录,该社区的服务理念是“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目前已入住1500户。据该小区物业管理人员介绍,自2015年6月收楼至今,小区未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居民安全指数高。

  记者从市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六安城区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诞生于1997年,我市物业行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97-2002年为起步摸索阶段。2003-2012年为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为逐步规范阶段。随着1999年六安撤地设市,中心城市快速扩张,房地产业兴起,大量新建住宅小区涌现,物业管理行业随着得到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六安城区物业服务企业184家,其中一级资质企业36家,二级资质37家,三级资质111家,从业人员10000余人,物业服务项目282个,涉及住宅、写字楼、公园、工厂、医院、学校等众多领域,依法指导成立业主委员会89个。

  老旧小区管理:啃硬骨头、找新路径

  当然,目前城区走前段路线、凸显服务理念的物业管理公司毕竟不在多数。近年来,城市住宅小区建设步伐加快,10年前甚至更早建成的小区已经被纳入老旧小区范畴,小区管理、物管和业主之间各种问题矛盾日益滋生,成了物管行业中难啃的硬骨头。

  淠绿新村是较早建成的安置小区之一,入住居民近万人,2014年最先被纳入市区首批老旧小区整治小区范畴。该小区自入住以来,物业管理几经周折,几易其主,各种矛盾集中,后由北苑社区代管,今年十月,经过市政府协调,六安市东胜物业公司已顺利入驻淠绿新村。

  据悉,2014年开始,我市计划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和安置小区的综合改造整治,对老旧小区的基础设施、房屋共用部分、配套用房、技防设施、消防设施和环境质量六个方面进行全面改造整治,2014-2016年共计完成中心城区85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整治、投资约3.8亿元,涉及58983户133937人,通过综合改造整治,实现了老旧小区安全、有序、整治、美观。

  “小区一下子敞亮了不少。”近日,细心的居民不难发现,自己生活的小区环境质量、居住条件有了明显的提升:新装的路灯、新刷的墙面,亮洁一新的小区环境,六安老旧小区换新颜,这是我市近3年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的喜人成果,也为老旧小区实施有效物业管理提供了硬件保障。

  “作为居民,我们希望物业管理公司能在服务质量上不断下工夫,社区生活是一辈子的事情,服务水平上去了,有一套完整的长效管理机制,让居家变得轻松、方便、舒适,是我们对社区生活的最大憧憬。”刘敏女士在采访中表达了自己作为一名普通居民的心声。

  (下转四版)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社区物业 期待少点不如意⊙“天气冷,喝杯热茶吧!”⊙我市颁发首张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好家风是一股春风⊙11月我市房地产市场继续向好⊙合六叶工业走廊集聚效应初显⊙我市再获“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金寨连续4年社保基金平均增幅达20%⊙金安:广泛动员部署 强化学习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