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武 王利军 本报记者 徐有亭
深秋时节,天气乍寒,穿着一身土灰色棉裤棉褂、家住霍邱县冯瓴乡唐庄村北台村民组的李家宽,手拿拐杖端详地坐在自家新盖的房子门口,安心地等待着2016年县危房改造验收小组的到来。
李家宽是该村“五保户”。今年夏天,他的两间茅屋被突如其来的台风掀掉了房顶,为了保证李大爷的住房安全,村里为他申请了危房改造补助。经过镇村两级的认定,李家宽原来的住处被认定为D级危房,需拆除重建。年过八十的李家宽乐呵呵的说:“没想到俺老李老了还能住上新房,在从前想都不敢想。”
“经过县危房改造验收组认定,李家宽的新房子建筑面积50平方米,两间平房,砖瓦结构,符合验收条件,并让李家宽在验收表上摁下了红手印,待全县验收完成后,李家宽即可获得两万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该乡分管危房改造工作的戴传群介绍。验收组临走之前,李家宽紧紧的握着验收组成员的手,满怀感激地说:“谢谢国家还能想着咱们,感谢党的民生工程政策,让俺老李终于有个好的归宿。”
在彭塔乡慈佛寺村上郢村民组记者了解到,该组低保户王圣农家庭,家中有80多岁的母亲常年瘫痪在床,家中一贫如洗,房屋破烂不堪,一遇到下雨,屋内就会有雨水存积。危房改造后,获得两万元补助,家中盖起了3间大瓦房,再也不怕阴雨天气了。
据了解,2016年,霍邱县农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任务1614户,共投入资金1694.7万元。为加快完成这一艰巨任务,该县把农村危房改造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紧密结合,加大对贫困区农村危房改造支持力度,优先施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危房改造。
在实施过程中,该县通过开展“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结对帮扶,真正了解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发展需求,对符合农村危房改造条件的贫困对象户,实行分类补助,补助标准为: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重建房屋补助两万元,修缮加固补助0.6万元;其他贫困户家庭重建房屋补助1万元,修缮加固补助0.4万元。
与此同时,该县严把危房改造对象,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实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等补助对象认定程序。项目建设中,采取镇村自查制度,镇村两级采取事前、事中、事后三道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危改户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项目资金效益发挥最大化。
今年11月上旬,由县政府办督查室、财政局、住建局、发改委四家单位成立四个验收组,对全县1614户农村危房改造档案资料及危改建设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核查验收。本次验收是在9月份镇村自查合格的基础上展开。在验收中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进行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取消资格。危改资金待县级验收合格及乡镇完善资料后通过财政“一卡通”全部打卡发放到农户。
“为了把危房改造这一民生工程做深、做细、做实,县里于年初制订了《霍邱县农村危房改造实施办法》,确定了全年工作的总基调;成立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组,加强了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于5月份将全年危房改造任务分配至各乡镇,明确要求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10月底完成年度任务的总目标。”该县县委常委、危房改造领导组组长孙玉俊告诉记者。同时,该县把所制订的政策文件及任务分配方案在县政府网、县民生工程信息网同步公示。公示过程中,乡镇人民政府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受理群众举报,对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核实处理,并将核实处理结果报住房建设主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