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贤傲 本报记者 黄雪彦
初冬时节,走在舒城县干汊河镇西宕村的水泥路上,放眼望去,路面洁净,路两旁的常青灌木葱葱绿绿。村头的小广场上,孩子们正在健身区快乐地玩耍,不时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广场边的文化墙被粉刷的焕然一新,在一条条整齐绿化带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好看。看到如此干净美丽的环境,记者深感农村变化之大,西宕村党总支书记汪家祝说,这一切得益于该镇实施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程。
“过去垃圾都是我们自己处理,垃圾围村现象十分严重,现在家门口不远处就有垃圾桶,每天都有环卫工人按时清扫清运垃圾,方便多了。”西宕村村民张世贵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样一来,村里环境也好了,大家出去遛个弯,散散步,心里很舒畅”。近年来,干汊河镇大力实施“建设美丽乡镇,绿化美化家园”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清除“脏乱差”,建设“洁净美”,提升“精气神”,推动环境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向群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原来是用突击式、运动式方法开展环境治理,往往是为了应付上级来人检查指导,工作治标不治本。现在农村的环境卫生交给专业保洁公司市场化运作,村里都有保洁员,农村的环境变好了,老百姓也非常满意。”村党总支书记汪家祝告诉记者。
为了破解城乡环境卫生整治难题,去年9月份,干汊河镇对城乡环境卫生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将卫生保洁、绿化管护通过招标由社会专业公司承包经营,落实“三线三边”环境治理3.6万元绿化养护招标、30多万元卫生保洁招标,为全镇各村街共配备保洁员156名、垃圾桶396个、垃圾运输车1辆、垃圾转运车20辆,建垃圾中转站1个,构建起“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模式,每天,每个村、每条道路、每条街道都有保洁员认真打扫卫生,实现了村街垃圾日产日清。该镇环卫办主任潘道成介绍说,好的城乡环境不仅增加了村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也增加了乡镇对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如今,干汊河镇的道路宽了、景色美了、路灯亮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每到傍晚,在该镇各村街,你能看到成群结队散步的人们,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群众自编自演的广场舞、健身操等娱乐活动异彩纷呈,欢快的笑声与广场舞的音乐声汇合成了一曲幸福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