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艳艳

安徽中创信测科技有限公司在市第一届工业品展销会上展示产品。

天瑞精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电子充电桩、用于运载火箭配套的重要零组件、电子通讯装备、智能叉车……在市第一届工业品展销会上,来自市集中示范园区企业的多种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产品大放异彩,得到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冬日的暖阳中,市示范园区内生机勃发,处处涌动着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的热潮,机器轰鸣的车间、塔吊林立的工地、日新月异的园区、落地生根的重大项目,交织成了一曲催人奋进、后发赶超的欢歌。一个个已经建成投产或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正在储备潜能,集聚后劲,成为新一轮工业经济稳步发展的强大支柱。
强化战略引领再造工业发展新优势
坐落于市集中产业示范园区的安徽恒瑞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部,是专业从事光伏电站投资与运营、光伏EPC总包及光伏配套产品、储能及微电网能量管理产品、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生产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目前获得实用新型17项,外观专利2项,另有发明专利3项正在申报中。”该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今年企业销售收入可达3亿元,同时企业对科技方面的投入达到1600多万元,在新技术的带动下,新上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等项目也为企业未来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园区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以政策的红利来激活民间投资,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加大市场培育,促进人才集聚,着力营造支持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市示范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突出工业化核心战略和工业的基础性地位,市集中示范园区出台了《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奖励办法》,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每年安排1000万元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奖励办法》立足园区实际,以提高供给侧质量为目的,引导企业进一步注重质量、标准、创新,使得企业发展亮点纷呈。此外,园区还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暂行办法》,从固定资产投资补助、产出贡献奖励、开办运营补助等方面给招商引资企业予以支持,免收新办工业企业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及9项经营服务性收费,同时对新办工业企业水、气、电等开户费予以全额补助。此外,实施组合政策,精准投放到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关键部位、薄弱环节,切实提高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成效。同时出台《进一步鼓励和扶持园区企业直接融资的若干意见》和《园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办法》等一系列产业政策文件,形成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助力产业升级、企业创新。每年安排1000万元新型工业化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企业转型发展,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设备更新、产品升级,助推威玛重工、维麦科斯等企业上市。
如今,发力新型产业、推动转型发展的思路正带动着示范园区工业经济发展的车轮全力向前挺进。
坚持项目带动助推产业结构大调整
经济总量不大、产业结构不优、创新能力不强,一直是制约工业发展的短板,如何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加速产能释放?今年以来,示范园区把科技创新作为补短板的重中之重,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项目对接,不断为老企业注入“高新基因”,也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更关注高科技企业,推动了一批新型工业项目的实施,助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拉动了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共开展“迎进来”和“走出去”招商活动180余次,成功签约36个项目,实现协议引资216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5.2亿元。江天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大别山四季彩色生态观光园、中冶华天城镇化建设、华正大数据科技产业园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应流航空产业园等重大项目也正在紧密跟踪中。
众星电气按投资规模重签协议,高鑫油脂顺利解约等;对已建成闲置项目,采取收购等方式盘活资产,近期签约的上海诚宇包装产业园和钛、镍合金生产项目成功收购了瑞晶新材料闲置资产。示范园区的招商工作推进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规范程序、明确责任,提高了效率;及时更新招商项目库,对签约未动工项目进行梳理,建立台账,逐一分析、对接,科学制定推进计划。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建立健全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全力推进江天新能源汽车等24个亿元以上项目,力促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其中,大别山四季枫彩项目、琼威国际医院等项目实现开工建设;毛坦厂中学新城校区在规定时限内交付使用,大学科技园超前完成既定工程目标,联胜产业公园19栋厂房和总部大楼主体工程完工并开始预售,国药控股医药物流园主体工程全部建成,易成再生资源利用项目试生产。注重项目谋划,成立项目办,牵头组织中冶华天基础设施建设、十七冶集团安置房建设、枫彩景观公园ppp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同时结合园区产业定位谋划一批重大城建和重大社会事业项目。
突出园区引领打造工业经济主战场
紧盯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科学制订“时间表”,细化任务,明确责任,集中力量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道路路网共实施38.8公里,已完成三元路、金寨路改造、新阳大道、龙舒路一、二、三标段等16.5公里建设;公建配套项目毛坦厂中学新城校区交付使用,大学科技园核心区一期主体工程完成。
想方设法破解资金、土地等发展瓶颈。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举措,多渠道筹集园区建设资金。截至目前,已通过信托、发债、贷款等多种形式,累计申报融资项目6个,已审批3个,审批融资金额为23.6亿元,到位资金17亿元,其中“16年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项目到位资金15亿元。
今年以来,园区的发展环境得到更好地提升。强化体制融合,成立城市建设、产业发展、财税金融、社会管理、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党的建设六大责任组,整合力量,交叉任职,明确职责,推进工作。定期召开园区周工作例会,针对工作推进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部门和解决时限,效能办全程跟踪督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推进精准帮扶,成立企业帮办中心,实行一站式受理,全程帮办服务,确保各个环节有序衔接,高效快速解决问题;出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激励扶持政策并汇编成册,主动为工美服装、天瑞精密等9家企业争取设备投资补贴170余万元,为恒诺机电、滚动轴承、新锋医药等13家企业争取贷款贴息项目共计160余万元;对恒瑞新能源等3家企业争取技术进步类补贴35万元;建立企业帮扶微信群,定期召开企业负责人座谈会,深入互动交流,现场答疑解惑,助推企业健康发展。
数据无声,见证和诠释着市集中示范园区工业快速发展的强劲步履。今年1-3季度,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5.47亿元,同比上升11.4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80亿元,同比上升11.1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86亿元,同比上升8.75%;工业投资完成15.41亿元同比上升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