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事故频发,须加强问责

  余清楚 文松辉

  岁末年终,有的地方、有的企业、有的人又忙了起来。或为突击完成年终任务、生产指标,或为快马加鞭产煤发电、卖个好价钱,或为政绩工程添上一个好的数据,等等。唯独在思想上、制度上、操作上少了一根弦:安全生产。而这根弦,人命关天,须臾怠慢不得。

  中央三令五申,检查不断,为何还事故频发,险情不断,悲剧重演。近期,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警钟一再敲响。

  客观地说,发生在我们身边的那些重特大突发事件,其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主体责任不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法规标准不健全、安全监管执法不严格、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安全基础薄弱、应急救援能力不强等各类问题。一幕幕血的教训就在眼前,为何还是换不回对生命的敬畏?

  没有问责就没有真安全。岁末年初,各级党委和政府,更要吸取那些血的教训,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要求,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地出事故,全国受警示”,要做到警钟长鸣,举一反三,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全面彻底排查各类隐患,切实堵塞安全漏洞,防范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一头连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GDP我们要,但带血的GDP我们坚决不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各地要以最坚决的态度坚守“红线”,推动安全发展。人命关天,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对“红线”,要抱敬畏之心、戒惧之心,绝不能踩踏。谁违背了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谁就应被严肃问责,不能有例外。领导干部就要敢于担当,有居安思危、睡不着觉、半夜惊醒的压力,时刻坚持“命”字在心、“安”字当头,才能“全”字保身。

  眼下,国务院调查组正在内蒙古调查宝马煤矿爆炸事故,并表示将坚决贯彻“四不放过”的要求,给遇难者家属、给全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诚然,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问责,就要戳到痛处、穴处,相关人员才会真正树立“红线意识”,才会真正居安思危,把生产安全事故降到最低,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伤害。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积极做好迎接省质量考核工作 ⊙全市立法工作会议召开⊙抓好法治宣传教育各项任务落实 ⊙省水利厅来我市调研杭埠河治理项目⊙禁毒宣传进校园⊙引“访”为“调”促和谐——霍山县佛子岭镇信访维稳工作侧记⊙健康体检暖心间 ⊙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记叶集区广播电视台党支部⊙心会跟爱一起走——安徽西商集团履行社会责任侧记⊙遏制事故频发,须加强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