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催生发展加速度——裕安区加速推进工业转型发展见闻

  本报记者 张世巧

  “在前10个月发展基础上,今年我们有望实现产值1.5亿元。”日前,记者来到裕安经济开发区采访,尚荣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健告诉记者,企业还正在筹建新的生产线,年后即可投产。

  车间一片繁忙景象,企业开足马力忙生产,处处迸发着跨越发展的速度与激情。今年以来,裕安区工业经济发展捷报频传,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的力量不断充实,动能不断提升。前三季度,该区规模工业累计实现产值180.14亿元,同比增长10.17%;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37.9亿元,同比增长12.8%,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绩、增速均位于全市第二。

  创新驱动,点燃发展引擎

  “目前,我们又有7个金属软磁新材料的样品已经研制成功,正在积极申报专利。”天通(六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晓强告诉记者,去年该公司的锰新软磁新材料的研发带来了400多万元的产值,节能减排设备的改造直接节省电费120多万元。在技术创新的驱动和引领下,企业在“十三五”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产值翻番。

  “在‘一区两园’转型升级中,重点打造两个基地,循环经济及新材料基地和现代高端装备制造集聚发展基地,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该区经信委主任孙家成介绍,近年来,该区在发展工业上加快“调转促”步伐,扶持企业自主创新,技改扩建,前三季度裕安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4.07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18.62亿元,同比增长33.2%,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的力量不断充实,动能不断提升。

  面对部分传统产业需求低迷,该区一批新兴企业和转型较快的企业在宏观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通过转型升级在逆境中仍保持高速增长。皖翔电力设备加大技术投入,研发的最新一代变压器最大容量可达到63000千伏安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供不应求。沪渔网具投入500万元,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和设备购入,目前最新的智能化制网设备已投入使用。

  盘活存量,激活一池春水

  尚荣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令人振奋。可是谁曾想到就在两三年前,这还是一个只有50多人,因为效益不好濒临倒闭的小厂,通过腾笼换鸟,盘活了资源,重新建成了年产值过亿元的出口创汇企业。

  “在家门口上班,一个月三千多元的工资,公司还包食宿”,家住韩摆渡镇马家庵村的季敏十分满意。“明年新的生产线建成后,企业的用工人数将突破一千人。”裕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兴勇告诉记者,因为公司的良好效益,吸引着周边乡镇的大量劳动力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用工不是问题。

  盘活存量促增量,为缓解宏观经济环境对企业发展造成的冲击,年初该区摸排了10家特困企业,一企一策,着力解决困难企业的生存发展和资源闲置问题。其中大恒竹木通过租赁、引资,成立新公司康惠竹木,已恢复生产,为解困带来希望。亿丰机械通过出租闲置厂房回笼资金,并登记注册新公司转型生产电动车零部件等新产品,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通过积极举措,该区盘活了存量资源,为企业所在工业园区甩掉了沉重包袱,促进了各工业园区的健康发展。 (下转三版)

 

 选择年月
<2016年12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82930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创新驱动,催生发展加速度——裕安区加速推进工业转型发展见闻⊙鹊舞枝头报喜来⊙市交通运输局:做好结合文章推动重点工作⊙“土年货”成新宠 城里人乐“村淘”⊙中国农工民主党六安市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建筑施工预防坍塌事故大检查启动⊙我市两景区获评省级体育旅游产业基地⊙叶集区挖掘历史遗存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