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辰)近年来,舒城县从村级经济基础、区位特点、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发展模式和实现形式,不断拓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取得显著实效。
该县鼓励土地、山林、矿产等资源较为丰富的村,通过土地流转整合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共创办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8个、特色产业村65个。鼓励区位优势突出且集体资金积累较多的村,兴建厂房、铺面,并盘活废弃的校舍、仓库、厂房等,对外招租,提高存量资产利用率。鼓励具备一定经济基础的村,以入股、合资等形式将集体资本融入经济组织,参与市场经济运作,按照一定比例分红获利。鼓励村集体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资销售点和产业服务公司等合作组织,为村民、企业提供农资供应、农产品购销、科技指导、商标使用、信息提供、电商销售、卫生保洁、绿化管护等服务,增加集体收入。实施县委书记领办党建创新项目工程,即:利用2年时间在全县实施光伏发电产业计划,建设光伏电站140兆瓦左右,使每个贫困村每年都有6-8万元稳定的集体收入。
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35兆瓦的电站建设,为26个贫困村增加150多万元的稳定收入。2017年上半年将对下剩的54个贫困村和13个“空白村”实现光伏发电全覆盖。全县共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40个,消除“空白村”162个,村集体累计增收680多万元;全县97%的村(街)完成了“消白”任务,有了集体收入,其中10万元以上的村有43个,50万元以上的村有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