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六安市本级2015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六安市本级2015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情况报告的意见》要求,市政府进行了认真研究,制定措施,督促有关部门,逐项落实。现将办理情况摘要如下。
一、关于审计整改工作
市政府高度重视市人大常委会市本级2015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审议意见,成立了由市长毕小彬为组长的审计整改工作领导组,下设审计整改协调小组和审计整改督查小组。整改协调小组召开会议布置整改工作,认真制定同级审整改方案,自8月份始,各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认真落实整改。整改督查小组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对照审计整改方案,采取清单销号的办法进行督导检查。从督查来看,各部门单位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调度,明确专人负责。审计报告提出的个性问题,逐一得到整改或纠正,意见建议得到采纳。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乱发津补贴、招投标领域存在问题专项整治。市财政提高了支出标准,完善制度体系,细化预算编制,财政存量资金得到清理利用。市地税局加大税收稽查,追缴了欠税和滞纳金。针对存在问题,市政府及有关部门认真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措施,修订、完善、制定出台了《六安市开展整治滥发津补贴和公款私存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六安市政府投资建设工程履约保证金管理办法》等30余项制度办法,整改取得实质性成效。截止目前,报告所列56个问题中,43个问题已整改到位,13个问题正在整改。
二、关于强化全口径预决算审计监督
市政府要求审计部门继续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不断拓展审计的深度和广度,深化预算执行审计,突出稳增长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政府投资、专项资金等审计力度。今年重点开展了环保、美丽乡村、耕占税等三税、黄标车淘汰补贴、保障性住房、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合并等专项审计(调查),着力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审计措施,明确审计重点,建立了政府投资审计专家人才库,建成安徽省政府投资审计管理系统六安分系统,加强平台建设。密切关注政府性债务管理,防控财政风险。积极探索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试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切实落实“问责制”,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预警作用。
三、关于审计队伍和审计平台建设
市政府高度重视审计工作,在干部队伍建设和经费保障上优先考虑,充分保障。在政府机构改革中为市审计局增设内设科室、增加科级职数,完善机构队伍建设。组织全市审计系统干部及市直单位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业务素养。建成80多人组成的审计人才库和专家库,通过购买服务,补充审计力量。扎实开展审计理念创新活动,认真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科学利用各类审计人才资源,着力构建国家审计为主、内部审计为基础、社会审计为补充的监督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审计成果共享机制,及时将审计结果提送纪检监察、组织、人事、财政等综合管理部门,实现成果共享,提高利用成效。着力加大审计公开力度,今年已在市政府信息公开网、市审计局门户网站、皖西日报社等媒体公开结果报告90份,通过公开广泛接受监督,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