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建华
近日,舒城县高峰乡明花村村民付文仓在舒城县人社局和舒城县在外创业者协会的协调下,两个女儿由妻子陪读,自己前往浙江省杭州市一公司上班。“在公司上班,不仅工作环境好,每月有3000多元的固定工资,而且吃饭、住宿都是免费的,这样家里每年的收入可以增加两万多元。”付文仓说。
今年以来,舒城县结合实际情况,在劳务输出促进就业上做“大文章”,实现贫困劳动者从自发输出向精准输出转变、从无序输出向有序输出转变、从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的“三个转变”。如今,劳务输出已经成为舒城县农民增收致富、就业脱贫的主要途径之一。
为扩展扶贫攻坚的渠道,舒城县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制订了《舒城县劳务输出促脱贫工作实施方案》,成立舒城县劳务输出促脱贫工作领导组,积极完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提高劳务输出促就业脱贫的组织化程度,对全县贫困劳动力在外就业情况进行逐户逐人摸底登记。截至目前,已摸底登记有固定工作单位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2200人,其中在长三角地区1150人,珠三角和京津及其他地区340人,省内710人,从事行业主要分布在建筑、服装缝纫、电子等行业。
在此基础上,依托舒城县在外创业者协会,该县人社局还到上海、昆山、苏州、杭州等地开展跨区域协作,与企业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合作开展贫困劳动者就业帮扶,对建档立卡务工人员较多的用工企业给予支持,对用于贫困劳动力劳务输出前的培训、鉴定、交通费、生活费等费用,按相关政策给予补贴。
“要是一家两口人出来务工的话,一个月平均工资为3000元到4000元左右,一年就能挣6万元以上,不光是脱贫,而且能够致富。”舒城县人社局局长王成斌说,为了做好劳务输出工作,由县财政出资,县人社局等部门具体组织落实,对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强化贫困劳动力就业能力。截至目前,舒城县已完成了500名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其中就业技能培训415人,创业培训85人。
“我们为贫困劳动力牵线搭桥的用工企业必须是包吃住,包路费,让村民享受最大实惠。”王成斌说,在招工时,除了要了解用工单位的实力外,还要了解用工单位是否为员工交纳五项社会保险等情况,切实维护贫困劳动力的合法权益。
在脱贫攻坚战期间,舒城县将着力推进劳务输出工作,积极组织有意愿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到长三角、珠三角实现转移就业,确保有劳动力的农村贫困家庭至少有1人实现稳定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