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汪志
文明的旅游环境与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始终是连在一起的。
旅游中最不文明现象就是乱刻、乱写、乱画,“某某到此一游”,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她)来过此地。有的游客还将这一不良“习惯”由国内景区带到了国外景区。而影响旅游景区卫生最多的就是各类垃圾了,像各类小食品袋吃完随手一扔的事大有人在,塑料袋一遇到大风更是满天乱飞挂到树技上。一些游客尤其是小孩子在景区内随地大小便,脏、乱、差。据报道,黄山旅游景区的一些环保工人为了捡拾扔弃在山腰间的各类旅游垃圾,不惜冒着被摔下山崖的生命危险去捡拾,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每个到了景区随手一扔,已养成“习惯”的游客有何感想。更令人费解的是,前不久,网络上曝光某景区一游客身边就是垃圾桶,却随手将垃圾扔到地上,当景区内环保工人劝告时,对方竟说“我要是不扔垃圾,你就失业了”的流氓无赖逻辑。而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新闻上报道一景区环卫工每天从湖中捞出的垃圾就达1吨多。
当然了,有些游客的不良卫生习惯和不文明行为是随着环境而改变的,如一些景区内公共厕所太少,如厕游客排起了长队,或坏了后“铁将军”把门,路人找不到“方便”处,实在憋不住,只好随地大小便。还有些旅游景区管理工作不到位,让一些“坏习惯”的游客钻了空子。
讲文明、讲道德,树新风,维护旅游景区这个公共场所卫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广大游客要自觉自愿地遵守公共场所的卫生道德,为他人着想,其实就是为自己着想。作为景区,要为广大游客改掉这些不良卫生习惯和不文明行为提供相关便利条件或激励措施。如湖北一景区去年国庆黄金周采取“垃圾换门票”活动,即景区内的游客捡拾到一定数量的各类垃圾,可免费换取下一个景点的门票,此法让景区内的各类垃圾一下子大为减少。很多游客不仅将用完后的各类垃圾装在塑料袋内,还时不时捡拾身边的各类垃圾,好凑够后换取免费门票。这是一个好的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但愿这样的文明与时代同行,伴随着每一个到景区内旅游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