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业胜
一

岳阳 摄于裕安区青山乡
在金寨青山湖浦,在响洪甸农家茶园梯地村落,拉开窗帘的时候,竟然看到了一幅画,如阳光春水,如绿云薄冰。一湖碧水浩然过眼,水之上是跌宕起伏的山,那山一直到目力不及才稍显收敛。那些硬朗的、柔美的起伏,展露出悦目的生命表情,充满了神迷与梦幻。由其体现出来的情致动感,又让人不无美妙的遐想。
春季,青山湖天气,忽晴忽阴。晴的时候,山野像一群群腊像,头上摇动霞的叶子。阴了,又似在化蛹成蝶,最后烟岚蹁跹。觉得它们又像停泊在大湖旁,百舸情深的“伊人”了。
偶尔,云层里射出的光打在湖上,水尤其明润,山则隐晦迷蒙,就像两个主角在庐剧需要时被镜头虚化转换。起初你或对那光不大在意,但架不住它打信号似的,云隙间连着闪,将水面闪成一片片锦,你的惊奇就不得不跟着它闪了。天光温和的时候,山与水的颜色惊人相似,似是一湖颜料刷在山上,新鲜得还在淌水。这样的山水连在一起,就是非同于他处的皖西山水丹青了。
想来住在青山湖边的人家,一定家家有个大飘窗,时时刻刻让这无限山水、竹海、六安瓜片茶园飘进来。每天早晨都像是仪式,缓慢而隆重地拉开那一帘幽梦。
二
总觉得这地方最盛产水。到处水润润的,山上有瀑,溪里有水,田里还是水。水绕着村落,绕着农家林地流,生出水润润的山之阳茶园,山之阴翠竹、黑松;生出水润润的人,人出口一说话,也带着水腔。在六安茶谷走着看着,空气中还会有刘三姐样的“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民歌声,那是文场和彩调。随便哪个沿湖山乡村落,几个乐友相约而至,锣鼓弦子响起来,柔润的嗓子就亮起来。咿咿呀呀的歌声伴着丝竹,回旋于无比静谧的山乡、湖畔。曲至中途,抱着婴儿的主妇也走了出来,一边轻哼着加入这合唱,一边轻摇怀中婴儿。听着民歌作摇篮曲长大的孩子,将来一定会将这美妙的音乐传下去吧?怪不得,这皖西是庐剧、民歌之乡呢。劳作之余,逢节日,山水边就热闹起来。
沿湖人,水中划船。水随山转,那么多的弯,又那么多的岛。水有时像上了一层荧绿的釉,有时又如一面深蓝的绸。船上人一会儿伸出手,尽情地撩拨,一会儿又呆愣着唏嘘,发无数慨叹。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有了不同,山若是给人带来美感,水则是带来快感。
船行湖中,你会看到有人在洗浴,有人捕鱼,有人穿着婚纱在照相。总归是,山乡人的祈愿和祝福,离不开这一湖储量30亿立方米的秀水。
这个时候,湖浦涌来一片片翠绿,初以为植被,近看是半山的茶园,半山的松竹,正是春茶收获季节,陆羽茶仙何时再来品茶呢?
顺脚走进湖畔一个乡镇,叫麻埠镇。依着的山叫齐云山,方圆数百平方公里,是六安瓜片的核心产区,为东茶谷西茶谷的连接走廊。不用多说,你就想了住在这里有多美气,湖遭起伏的山峦,海拔600米以下半山茶,600米以上半山松竹。高空鸟瞰,犹如绿钵盆景,灵动青翠,镶嵌在大别山深处。庶民山人,在茶园、林园不紧不慢地忙,见你走近,友好地招呼。一群群采茶女,如五月的山花,散落忙活在茶园上。遇到好奇的你,停下来,翻出整筐整筐的鲜茶草,让你长见识,而后笑着重新上路。身子和手臂的摆动中,悠悠走远。在漫长的岁月中,茶园营造出一方人生命的家园。
麻埠镇交通便利。沪汉蓉高铁、沪汉蓉高速探湖而过,皋城前往一小时车程。走进麻埠镇许多临水老巷,斑驳的石板,宏阔的镇标,错落的民居,让人想象人居的清悠,沿湖商埠的繁闹。传下来的,是山里人豪爽耿直的性情。你来了,做瓜片茶焖肉、瓜片茶焖虾、瓜片茶焖鱼,各种瓜片宴待客,陪你大碗米酒,还给你呀呵呵地唱彩调民歌。这里人吃瓜片茶焖菜肴是一绝,这一绝绝到电视里,若陆羽来了,品着农家美味也一直忘不掉。
这里的山水养人,瓜片茶也养人,养的人精气豪壮,细腻明丽。
三
天空积蓄着光亮,像谁在絮被子,一层层絮厚了,铺排开来,所有的一切都盖在了被子下面。
那些山以为将夕照挡住了,没承想夕照还是投入到了湖里。湖不仅把夕照全部接收,还把那些山也揽进了怀中。这样,上面啥样,水里也啥样,完全是一个原型复本,直到夜来,将那复本折叠在一起。雨敲了一夜的窗,早晨开帘一看,湖边竟然飘浮一线伞花。红的、黄的、蓝的,那是沿湖茶农人的村落人家,没有什么能阻止人们,对这绿水包裹着的大湖的热爱。
离去的时候,回头凝视这大湖山峦,切割天空的,是密密匝匝的松林、竹海、茶园。茶园、竹海仿佛是水做的,玉立如柔美可人的江南女子。林中有溪,溪中有鱼。而天空,像似水做的,碎草色的水做的。上万只的天堂鸟来了,朝朝暮暮,万鸟争鸣,一如天籁。一根白鹭的羽毛飘飘摇摇地落在我耳朵上,那羽毛长长的,白白的,一丝丝,一毫毫,排列整齐,有些体温,还有些羞涩……山乡之行,已让你眼睛、心里、衣兜里都装得满满的,并为之额手称庆。
想着啊,还来呀,别忘了,我们在这儿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