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陈胜
他的身上有许多名片:旧机动车经纪人、汽车碰撞估损师、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安徽省市场与经纪人协会会员;他也有很多头衔:舒城县宏顺小汽车修理厂厂长、舒城县宏顺出租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六安市易达二手车交易市场舒城县分公司经理。他是舒城县青年创业者胡银生。面对这么多的头衔,他说更愿做一个慈善人。
人生第一桶金
胡银生出生在舒城县南港镇一个偏远的小山村,自幼家境贫寒。1999年高中毕业后,他只身来到上海打工,与大多数来此漂泊者一样,他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四处流浪,夜宿桥肚,码头扛包……
为了糊口,他当起了汽车销售员。做一个好的销售员,绝不是卖嘴皮子就能行的。为此,他利用下班时间学习汽车相关知识,还义务当起了汽车修理工。他说,只有在修理中才能了解汽车相关性能和构造,这样向客户介绍才能更专业。这样,他白天一身洁净的服装,春风满面待顾客;晚上一身脏黑的外套,钻在车底摸滚爬。
在销售和修理的过程中,他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报考了汽车碰撞估损师,二手车鉴定评估师等。他常常夜以继日,把一切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了枯燥的学习中。夜晚,他经常抱着一本厚重的书相依而眠。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相继通过了相关考试。
他说,在上海的几年里,是我人生的蜕变和升华,是走向成人的洗礼。他得到了历练,学到了知识,也挣到了第一桶金。
而立之年回乡创业
三十而立。2006年,年近30的他想到了要成立自己的事业。在舒城县招商引资政策的感召下,他决定回乡发展。
经过多方考察,2007年4月,他投资成立了舒城县顺心二手车经营有限公司。“随着经济的发展,轿车进家庭已成为常态,我们的业务越来越大。”胡银生说。
2008年,胡银生在县交通部门的支持下,投入了300多万元,购买30多辆出租车,招聘人员,成立了出租车辆队,同时订购近300套顶灯、计价器,免费为参与营运的车辆喷涂统一的绿色出租车标志。此举改变了舒城出租车市场乘客出行打的口头议价、经营不规范的现状。
后来,胡银生创业路上一发不可收拾,他的头衔也越来越多。
一日一善慈善人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在你富裕的时候,请用你的财力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吧。”胡银生常常这样要求自己。
回到家乡后,他参加了一系列义工活动。他经常与环卫工人一起,清扫马路。他说,这样,心灵充实。
繁重的工作经常让他身不由己,为此,他给自己下了规定:无论多忙,要日行一善。有时是给流落街头的人一箱方便面,有时是主动到街上打扫一次卫生,有时叫员工代为自己向困难群众捐款……
这么多年来,他到底做了多少好事,他也说不清,但不完全统计,他捐出的钱和物,不低于80万元。
在他的带动下,他的员工也养成了行善的习惯。在2016年洪灾中,出租车公司员工及驾驶员积极投身到抗洪救灾的战斗中,大家自发捐款近5万元,同时还组织了一支道路免费救援队伍,无偿救援事故车、泡水车、抛锚车及需要帮助的群众,共出车近百车次。
“善的源泉是在内心,如果你挖掘,它将汩汩地涌出。”胡银生办公室装裱的字幅,道出了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