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实萱
2016年以来,舒城县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顺利实施,并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一步推进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升了农民科学种养水平,推进了全县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办公条件不断改善,农技推广队伍更具活力。坚持“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的管理模式,县级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隶属的人、财、物、事归县农业委员会管理,其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全额列入财政预算。每个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都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办公场所。2016年,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公选了6名事业编制技术人员,补充新鲜血液,增强后续力量,使队伍更具活力。每个农技推广人员全年发放2000元左右的补助和绩效奖金,大大提高了他们抓好农技推广工作的积极性。
学习培训不断加强,农技人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先后安排230名农业科技人员有针对性地学习培训,不断更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成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人才;努力搭建创业平台,确定水稻、蔬菜、茶叶、生猪、肉鸡和水产六大主导产业,分别落实专家指导小组,明确核心人员进行重点培训,使之成为行业的领军人物;实行每个农委领导班子成员联系2-3个乡镇和规模经营实体的联系制度,对重点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对重点规模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和服务指导;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六安市千名农技人员扶贫攻坚活动”、“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知识竞赛”、“农民满意农技员评选”等活动,干部队伍充满生机与活力。
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农技人员服务效能明显增强。建立健全以“专家定点联系到乡、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积极采用网络等现代化推广手段和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实地培训的技术推广服务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提高技术的到位率。以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和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为主要阵地,通过专家与种养大户面对面零距离的推广服务,让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
新技术新品种不断更新,助力产业不断升级。大力推广水稻工厂化育秧和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农机农艺相配套栽培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夏季叶类蔬菜“两网一膜”覆盖生产技术,茄果类秋延高产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茶叶无公害化及有机化生产管理技术,“舒城小兰花”茶机械化清洁化加工技术,良种繁育栽培技术,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肉鸡生态化、标准化、信息化养殖集成技术;推广生猪生态化、标准化、信息化养殖集成技术;推广稻田养虾技术、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等。
结合本地主导产业需求,技术专家根据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技术操作规范,编制技术指导员手册和科技示范户手册,确保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分别达到95%以上。
舒城县通过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实施,目前已培训包村联户农技人员199人;培育科技示范户1990户,其中,新型职业农民500名、美丽乡村示范村150户、家庭农场125家、农民合作社85家、农业企业18家,并辐射带动5万以上农户;有针对性地重点帮助398户贫困户走科技脱贫之路,增强了其造血功能;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3个,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科学种养水平,提升了为农服务能力和农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