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进入水资源“红线”管理时期

  本报讯(记者 曹辰)11月21日,记者从六安市水资源管理与利用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秉承绿色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工作,以建立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和建立责任考核机制为着力点,有效确保全市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重点工作扎实推进。截止到目前,全市共颁发取水许可证386个,许可水量约为17.27亿立方米(扣除水力发电),收取水资源费514万元,收取超计划累进加价费用12927.6元,关停皖西学院等7家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水以及67处违规取用地下水的小区、洗车等水井。

  据了解,为落实国务院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14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和《六安市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全面建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等“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并于当年开始对各县区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情况进行考核。今年年初,市水利局又会同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六安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组成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组,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标志着我市水资源管理正式进入以量定需、严格实行“红线”管理的新时期。

 选择年月
<2016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微缩景观重现长征路⊙我市进入水资源“红线”管理时期⊙我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年底启动⊙剑指背街小巷环境治理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我市举办2016年第二场电视问政⊙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42次主任会议⊙贫困村民喜领免费药⊙市第一届工业品展销会将于26日开幕⊙《长征中的六安人》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