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缩景观重现长征路

  本报记者 张瑞 王元军/文 陈力/图

DSC23日一版3.JPG

  占地36公顷的甘肃省会宁县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内,修建的微缩景观,再现红军当年长征途径重要地点。

  甘肃会宁,是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此会师,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乐章。从此,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走向了辉煌。

  为了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在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也就是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会宁修建了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红军长征胜利景园占地36公顷,与会宁城内“会师园”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是瞻仰凭吊、旅游观光之胜地。景园巧妙的利用桃花山的山形地貌,自然风景,采用摹拟与微缩相结合的手法,修建了长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22处景点,突出以万分之一时间走完万分之一长征路为主题。微缩景点形象、逼真、生动地再现了红军二万五千里征程的千难万险,雄壮奇观,以景观反映史实,使参观者既可满足瞻仰革命遗迹之渴望,又可享受登山览胜之乐趣。这里已成为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采访中,记者从瑞金塔出发,经过遵义会议旧址,再到“四渡赤水”纪念碑,途经红军长征门、懋功会师桥、泸定桥、嘉陵江、草地宿营地、甘孜会师地、俄界会议会址、天险腊子口、哈达铺纪念馆、榜罗镇会议会址、岷山栈道、六盘山纪念亭,最终到达延安宝塔。经过22处模拟、微缩长征路上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的事件地,耗时一个小时,走完整个“长征路“。会宁,作为伟大长征的会合点,与瑞金出发点、遵义转折点、延安落脚点一道,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红色圣地。会师期间,红军部队先后在会宁战斗休整一月之久,留下了20多处战斗遗址、1000多件革命文物,建立了10个红色政权。这些遗址和文物特色突出,内涵深刻,集聚了丰厚的红色旅游资源。

  会宁曾经是“苦瘠甲于天下”的地方,这个县因穷思变,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造红军会师楼旧址群,带动其他景区发展;通过举办两年一届红色文化旅游节,提高会宁县的知名度、美誉度。会宁县旅游局副局长刘兴鹏告诉记者,今年恰逢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该县游客量突破了300万人次,实现了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80年来,会宁儿女们经过自强不息,励精图治的共同努力,经历了从贫穷落后到繁荣富强的艰难历程。如今,会宁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日益改善。正如会宁县委外宣办主任王瑞所说,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以坚定的革命信念,激荡的历史氛围铸就了艰苦奋斗、团结一致、敢于胜利的红军会师精神,这种精神滋润着会宁这片贫瘠的土地,也激励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广大干部群众。

 选择年月
<2016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微缩景观重现长征路⊙我市进入水资源“红线”管理时期⊙我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年底启动⊙剑指背街小巷环境治理和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我市举办2016年第二场电视问政⊙市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42次主任会议⊙贫困村民喜领免费药⊙市第一届工业品展销会将于26日开幕⊙《长征中的六安人》正式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