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好“调促转” 发展谱新篇——裕安工业转型发展增添新动力
裕轩
近年来,裕安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强力招商引资,积极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6年前三季度,全区规模工业累计实现产值180.14亿元,同比增长10.17%;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37.9亿元,同比增长12.8%,规模工业增加值实绩、增速均位于全市第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4.07亿元,其中技术改造投资累计完成18.62亿元,同比增长33.2%,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的力量不断充实、动能不断提升。
目前,该区工业企业总数已达150家,总数全市第二,已形成具有较大优势的四大主导产业。一是机械制造业,依托区位优势,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全区现有强力电机、恒源机械、松羽工程等规模以上机械制造企业23家;二是新型建材业,现有高迪环保、中宝建材等一大批新型建材企业,省级建筑产业化示范基地初具规模;三是农产品加工业,依托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建成六安瓜片、华园乳业、天裕米业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四是轻纺服装业,依托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建成规模以上纺织服装及羽绒羽毛加工企业30多家。
打造工业发展平台。“一区两园”(裕安经济开发区、平桥工业园、城南工业园)发展态势基本形成,经济开发区7.5平方公里扩园规划获省批准。积极推进闲置厂房租赁盘活和城区工业企业“退城进园”,华美模具等企业建成投产,松羽工程设备等在建扩建企业步伐加快,安辰石化设备、裕力轴承等成长性企业发展态势良好。苏埠渔网具、丁集婚纱等乡镇产业集群特色明显、竞相发展。
经济转型成果显著。目前,该区三次产业结构已优化为22.5:35.8:41.7,工业化加速推进,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机械制造、轻工服装、农产品加工、新型材料四个主导产业实现产值约占规模工业总产值79%左右,带动作用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上半年已实现产值7.5亿元,同比增长48.8%。一批企业通过联姻嫁接、升级改造、拓展产业链,存量资产得到优化。苏埠的渔网具企业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在渔网具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产销两旺;强力电机与湘电股份合作,投资3.5亿元生产超级电机;环宇大成与鲁银投资公司合作生产同步器;强盛物流与中铁物流合作;伴随着川崎总部的迁入,新安已成为尤尼克斯、亚斯龙、川崎三大国际品牌羽毛球加工中心,借船出海,强企入注正为裕安经济快速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帮扶解困效果显著。今年初该区摸排了10家特困企业,一企一策重点给予重点帮扶。其中大恒竹木通过租赁、引资,成立新公司康惠竹木,已恢复生产,为解困带来希望;亿丰机械通过出租闲置厂房回笼资金,并登记注册新公司转型生产电动车零部件等新产品,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安天虹服饰,腾笼给锦鹏服饰,目前已招工130人并于8月1日正式恢复生产,生产形势很好;新成铁薄板、宝丰建材等破产企业已进入司法程序处理,正在按法律程序依法破产。通过帮扶解困,盘活了存量资源,为企业所在工业园区甩掉了沉重包袱,促进了全区各工业园区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