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艳艳 实习生 吴奥琪




在合肥上班,回六安居住;在六安工作,到合肥购物;周末合肥人到六安的风景区里转一转,六安人带着孩子到合肥去科技馆里玩一玩……六安是距合肥最近的城市,依山环水拥河而建,规划合肥地铁二号线延伸经过六安,未来,合肥与六安的城际地铁通车后,来往也更加方便,经济社会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
都市圈内 互联互通
合则强,联则胜。城市发展亦如此。
规划共绘、交通共联、市场共构、产业共兴、品牌共推、环境共建、社会共享。2016年4月,“合肥经济圈”正式升级为“合肥都市圈”,标志着区域合作战略的全新升级。“合肥都市圈”也将继续融合发展,进一步打造创新驱动、共建共享的区域发展新高地。居皖之中,人文相亲,优势互补,近年来,合肥都市圈5座兄弟城市的发展速度都很快,可以说是你追我赶,各有特色。从10年前的“省会经济圈”变身现在的“合肥都市圈”,绝不单纯是文字概念上的转变,更是体现了合肥都市圈在全省区域发展全局中突出的战略高地。
2008年5月,省政府颁布实施《安徽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5年)》;2009年8月21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合肥经济圈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将“省会经济圈”更名为“合肥经济圈”……多年来,圈内城市携手合作、抱团发展,走过了不平凡的成长之路:圈内成员之间初步形成“1小时通勤圈”;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正在修订;初步形成以合肥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轴线的放射状城镇体系和产业基地;落实住房公积金异地互认,5市共受理圈内城市间异地贷款909户;谋划“十三五”重大跨区域合作项目近160个,计划总投资8000多亿元……多年来,圈内城市间合作成效显著,一个个具体项目在互动互融中不断落地、开花、结果,各兄弟城市经济加速跨越,人民同享发展果实。“合肥经济圈”齐奏出一曲曲区域合作、携手共赢的城市发展“交响曲”。
今年以来,合肥、六安两市合作进一步加快,重点加强交通、旅游、产业、民生等项目的对接,务实推进都市圈“共建、共享、同城化”建设,由单项合作转入多方位、多领域合作阶段,正在加速融入合肥都市圈。
交通项目 纵横对接
在两市互联互通方面,合肥-新桥机场-六安铁路已列入国家示范项目,目前正在可研报告编制阶段;合六轻轨项目已共同委托相关单位规划设计;S366合六南通道六安段已建成通车15.8公里,其余路段拟按PPP模式年内开工建设;G206舒城段共35公里,现已完成桃溪段等12公里,其余路段正在加快建设;S351舒城杭埠至合肥环巢湖大道连接线正在有序推进中,计划与合安高速公路“四改八”同步实施;利用德上高速公路三觉道口和新桥机场的有利区位优势,规划了金安区三十铺至三觉、新桥机场至闫店、六安城北至众兴等一级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在都市圈对外交通方面,将大别山北高速公路(安徽段)(庐江至舒城至霍山至金寨古碑)列入省高速公路规划(2016-2030年)。
同时,我市正与合肥市合力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推动合肥至六安区域快轨建设,目前两市发改委(铁路办)已委托北京城建院开展方案研究,铁路从合肥地铁2号线向西延伸,接地铁6号线后沿312国道接入六安火车站。S366合六南通道合肥段,已经列入计划,完成初步设计,有望在明年开工。同时,由合肥环巢湖大道向西,经肥西三河-舒城杭埠、万佛湖、五显、至霍山与大别山风景到连通的山湖大道也在合肥、六安双方共同努力下加快升级改造,尽快与大别山风景道互联互通,进一步发挥巢湖与大别山两大旅游资源优势。
产业合作 更加密切
园区共建稳步推进,合肥高新区霍邱现代产业园获批设立,省政府同意享受皖北政策,合肥高新区一名同志挂任霍邱县委常委、副县长,兼任园区管委会主任,霍邱县首批抽调22位同志,集中开展工作,园区规划设计、征地拆迁、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同步开展;舒城包河现代产业园获省政府批准加挂牌子。工业配套协作更加紧密,以胜利精密为龙头的舒城杭埠电子产业园,成为合肥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配套基地;以星瑞齿轮、江淮永达等为主的一批齿轮加工企业,成为江汽、合力等重要的零部件配套商;以中植新能源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部分产品列入合肥市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应流集团在合肥设立总部;合肥工投在舒城建设标准化厂房;庐江龙磁集团在金寨投资建设二期项目;合肥恒瑞公司在六安设立新能源公司。在农业产业上供肥蔬菜基地已建成近7万余亩,累计供应合肥市场各类生鲜蔬菜约10万吨。旅游合作不断深化,通过举办第二届合肥国际旅游商品暨旅游消费博览会、2016合肥都市圈旅游年会、制作合肥都市圈旅游联合宣传片等多种方式,整合两市优势旅游资源,积极打造区域旅游品牌。
环境共治 取得实效
完善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在省级考核断面(罗管闸)的基础上,我市又分别设立了霍山县、金寨县、裕安区、金安区4个考核面,下达有关县区生态补偿资金2.98亿元,强力推进生态补偿工程项目实施。截至目前,第一批大别山水环境生态补偿资金项目37个,已建成投入运行舒城县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8个,其余均在全力建设中;第二批44个项目,总投资2.07亿元,已完成专家论证工作,进入公示阶段;第三批已谋划项目52个,预计总投资2.7亿元。同时,为尽快遏制淠河总干渠总氮指标的波动,积极谋划在杭淠干渠开发区段临近淠河总干渠入口处建设截污闸,该工程总投资约5000万元,已得到省水利厅建设许可,正好开展前期工作。深入落实《丰乐河流域水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方案》,对丰乐河双河镇、杭埠河将军宕大桥断面加密采样,全面排查污染源,优先实施治污项目,确保水质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深入推进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加快淘汰黄标车、老旧车任务。严格落实禁烧措施,秸秆焚烧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公共合作 成果丰硕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星瑞齿轮与合肥工业大学共建“汽车齿轮传动研究院”;霍山石斛龙头企业联合安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组建了“安徽省霍山石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重点共性技术联合攻关,我市应流集团、金日盛矿业等企业与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实施“三区”人才专项计划,来自合肥科研院校60多名专业科技人才,与我市霍邱、金寨、舒城、金安、裕安5县区签订了“三区”科技人才选派三方协议书,推广新技术205项,服务63个乡镇、330多个行政村,培养技术骨干150多人。
依托六安大学科技园引进在肥科技企业设立产品研发中心和科技研发机构,科大讯飞、安徽状元郎等8家科技型企业成功入驻园区。组织企业参加“2016合肥都市圈人才招聘会”,举办“合肥人力资源协作圈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招聘会”,开展第二届合肥人力资源协作圈十佳HR经理人评选活动,有效加强了圈内人才流动。推动合肥一中与霍邱一中深化合作办学,合肥学院结对帮扶霍邱县陈埠职业高中;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和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明确开展双向转诊、城市资源下沉等合作;推进“12320”卫生热线控烟专题咨询共享;开展两市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互认,签订及时结报协议,教育卫生合作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