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寒多吃鱼

  寒是冬季的主要特点。中医认为,内寒与外寒有一定的区别。内寒是人体机能衰退,阳气不足而致的病证。外寒是外界的寒气侵犯人体而发生疾病的病邪,伤于肌表,称为伤寒,直中脏腑的则称中寒。内、外寒不同,但可相互影响。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如阳虚内寒之人,易感外寒。而外寒侵入,易伤阳气,引起内寒。卫阳受损,则恶寒。寒邪中里,直中脾胃或伤肺肾之阳,则出现畏寒肢冷、下利清谷等证。寒性凝滞,易致气滞血瘀,使经脉不通,“不通则痛”,出现周身疼痛或脘腹疼痛等痛证。寒在肌肉经络,则拘急不伸、冷厥不仁、脉浮紧。

  需要注意的是,寒冷还会引发一种常见症状——痹症。痹症是一个在中医科经常会见到的词汇。何为痹?中医临床是指以关节、肌肉痛和肢体拘急,甚则影响屈伸为主证,多因风,寒,湿邪侵袭经脉、皮、肌、筋、骨、气血痹阻所致。痹症多为慢性久病,病势缠绵,亦可急性起病,病程较短。病轻者,关节屈伸不利。症状严重者关节僵硬、变形,生活困难。

  防寒保暖,平时可以多吃一些鱼类、肉类食物,其中鲫鱼补脾虚,助消化,可缓解食欲不振。鲢鱼补中益气、暖胃、泽肤。鲟鱼活血通络、益气补虚。羊肉补益虚劳、平肝,适合脾胃虚弱的人。牛肉益气养血,牛肝补肝益血、明目,牛血理气补中。鸡肉温补脾胃、补血益肾。一些黑色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海带含有大量维生素A、D和海草碘,能活跃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黑木耳可帮助降低血黏度,延缓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防寒保暖,还建议您多吃姜蒜,姜健胃消食,增强食欲,促进新陈代谢。生姜含有姜辣素,对心血管有刺激作用,能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生姜辛辣、性热,多食反伤胃,故不可食用过多。蒜温中消食,除湿杀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既是调味品也是保健良品。

  此外,双脚的保暖也很重要,脚远离心脏,血液循环易受影响,且皮下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容易发冷。晚上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脚,用手掌按摩脚心10分钟左右,可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来源:北京晚报

 选择年月
<2016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话说霍邱水门塘⊙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再加码⊙脑部“调频”减轻疼痛感⊙运动后不要马上做五件事⊙冬季防寒多吃鱼⊙不良习惯致慢性病高发倡导健康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