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明
一首歌能唱红歌唱家,能流传千古,但它的词作家、曲作家很少有人记得,尤其是那些老歌的作词谱曲者,更没人记得住。可我至今还记得一位老歌的高产曲作家,他就是被人誉为“红色音乐家”的李劫夫。
李劫夫是中国近现代作曲家,一生中,他先后谱写了二千多首政治歌曲。我们印象最深的如《我们走在大路上》、《歌唱二小放牛郎》、《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蝶恋花》、《沁园春·雪》、《哈瓦拉的孩子》等等。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劫夫红得发紫,因为毛泽东语录和毛泽东诗词都是他谱的曲,全国山河一片红,神州处处唱红歌,李劫夫功不可没。
应该说,李劫夫的歌是好听,听起来确实是用心创作的。一些旋律是美! 他创作的歌曲题材丰富,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我们走在大路上》酝酿和创作于1962年春夏,三年自然灾害的亲身体验,全国人民咬紧牙关、与困难顽强斗争的精神和自力更生发展经济的冲天干劲,使李劫夫感动了。他创作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成为一首在最困难的时候鼓舞全国士气和斗志的歌!“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巅”。《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首歌曲旋律流畅明快,通俗昜懂,是一首激励革命斗志的战歌。
说实话,我是非常爱听李劫夫文革前期创作的一些革命歌曲,那时候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通俗、质朴、自然、生动,像《歌唱二小放牛郎》、《农友歌》、《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祝毛主席萬寿无疆》等等。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我会记住王二小,也不会忘记李劫夫,因为我是听他的歌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