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桑宏 余浩/文 隋文进/图

本报记者在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将军渡旧址采访。
11月4日,“重走长征路 寻找六安人”六安市媒体采访团继续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来到了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苍溪县,前往著名的木门军事会议遗址,红军渡等地,感触红四方面军在那里留下的点点滴滴。
旺苍木门 革命薪火永相传
4日上午,采访团一行一路奔波来到广元市旺苍县木门会议遗址。记者在遗址内看见,红军当年作战使用的武器弹药、生活用品,以及屋内的桌椅板凳,将我们带回了80多年前那个重要会议的现场。木门会议是红四方面军入川后召开的第一个重要军事会议,木门会议总结了反三路围攻的作战经验,它为川陕苏区的巩固和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八月桂花遍地开,穷人盼望红军来,打倒地主国民党,创造一个新世界……”在旺苍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唱出了当年旺苍人民期盼红军到来的心声。1933年1月,红军进入旺苍木门镇,建立革命政权。
“木门会议是红四方面军召开的一次重要军事会议,会议后,红四方面军空前壮大。”木门军事会议纪念馆馆长邓全龙一边介绍遗址内的文物,一边讲述着木门军事会议的故事。1933年6月底,红四方面军在旺苍的木门寺召开军事会议,史称木门会议,100余川陕革命根据地主要领导人来到木门寺参加会议,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治委员陈昌浩主持。会议着重总结了反三路围攻的作战经验,还决定将红四方面军的4个师扩编为4个军。会议后,红四方面军逐渐发展壮大,由入川的4个师1.4万余人发展到5个军8万余人。
据了解,当前旺苍县委、县政府着眼于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提升红军精神内涵,正在打造充满活力、富有浓郁红色文化气息的魅力古城。
(下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