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皖西,临水酒和它的前身中华玉泉,多年来都有着一等一的好口碑。但当年临水拿下徽酒三连冠的故事,您可能并不清楚。今天,我们就来好好了解一下那段属于皖西老酒的辉煌。
在改革开放伊始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各行各业均走上复兴之路,而中国传统白酒行业也同样处在重振雄风的十字路口。我们六安人所熟悉的临水玉泉,也在那个年代,悄然开启了一段荣耀的历程……
1981年春,由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厅牵头,全省第一届地方名优酒评选在合肥召开。
当年几乎每个市县都拥有自己的“嫡系”酒厂,这次大会,古井、明光、醉三秋、高炉,省内的白酒名家,均踌躇满志,几乎无一缺席,共带来70多款好酒参赛!同时,各家都派出了酒厂中的酿酒大师加入评委组,以求品评的公正。当时的组委会考虑到,一款酒的品质好坏,除了业内大师们的专业眼光,大众消费者们的意见也着实重要,因此政府机关、工会媒体等也都进入评委组的阵容。
经过五天的品评,评委组从“色香味格”四大角度对这些来自江淮各地的好酒作出公正的评价。
当时,评委组将参赛的白酒分成瓜干酒、粮食酒、大曲酒、优质大曲酒4大段位。而咱皖西的临水酒排在最高段位——“优质大曲酒”的第1位!
“色”得到满分10分,全省第1!“香”得到24.36分,全省第1!“味”得到48.5分列优质大曲酒第1!“格”得到14.71分全省第1!总分97.57分笑傲全省!
在色香味格几大项上毫无争议的全满贯高分,令临水酒得到所有评委以及各省内兄弟酒厂由衷地敬佩!
一晃到了1983年,为了迎接1984年的第四届全国评酒大会,省内白酒名家再度聚首皖西金寨,以求选拔代表徽酒最高水准的种子选手,这便是安徽省第二届地方名酒评比。
携第一届夺冠余威,临水玉泉两年来精益求精,势在卫冕!此次评比,参赛酒品多达120余款,更胜首届。近百人的评委团队品评数日,不仅认真计算出每款好酒的细致得分,还给出中肯的风味评语。今日回头审视,我们仍不禁为当年专家们的专业严谨由衷称赞。
先看一级大曲酒中的几款好酒,其风味自然各有独到之处,但观其评语,各自却都有所缺陷,略显遗憾。各款综合评分,均处在93-94分之间。
三年前的省优好酒,在此届评比中已有数家掉队落榜,但临水玉泉却杰出依然,再次跻身更优于“一级大曲酒”的“优级大曲酒”档位!
“色清透明、窖香浓郁、味正醇和、绵甜、回味悠长”,这便是专家们给临水玉泉酒留下的中肯评语。
纵览上榜徽酒,唯有临水玉泉所得品评,无一字贬语!与今日各家白酒华丽的广告语相较,这些语句似乎稍显平淡,然而细细参悟,字字扎实精准,绝无半点虚假造作!且95.07的综合得分,再次高居全省参赛酒品第1名!
就这样,临水玉泉不仅巩固了省优白酒的荣誉称号,更再次以最高得分卫冕徽酒评比冠军!
1986年秋,省轻工业厅第三届安徽省名酒评比在省城拉开帷幕。经过多年的行业探索,白酒的低度化在这一年已被大家认可,工艺逐渐成熟。因而在这一届安徽省名酒评比中,酒品的品评也愈加细化,单独为低度酒划分出了一份奖项。共有“低度优级大曲酒”、“一级大曲酒”、“优质大曲酒”三大类评比。
这一次,临水玉泉又在这三大类中,统统拿下省优!并且各项评分又都高居榜首!
当然,今天的临水人不会躺在荣誉的故纸堆上不思进取。但前辈们的辉煌成就,会不断激励他们精益求精,重现当年的辉煌! (小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