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世巧 张玉/文 王丽/图


在《六安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征求意见稿)中,对网约车平台公司、网约车车辆、网约车驾驶员、网约车经营行为做了具体要求。
记者看到,“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提到,网约车平台公司申请在本市市区从事网约车经营的,应当具备线上线下服务能力,具体条件除符合《暂行办法》的规定外,还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非本市注册的企业法人应当在本市设立分支机构,并在本市依法纳税;
(二)网约服务平台数据接入市交通运输行政主管部门监管平台;
(三)在本市设立服务机构,有与注册车辆数和驾驶员人数相适应的办公场所和管理人员;
(四)按规定投保承运人责任险;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外商投资网约车经营的,除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当符合外商投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对于网约车车辆的要求,记者了解到,省内其他城市包括合肥的网约车新政,一般要求一年内新车或两年内新车,要求车辆轴距2700毫米,车辆发动机排量为1.8L或2.0L,相比之下,我市对网约车车辆要求只是高于出租车即可。
申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的车辆,除《暂行办法》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本市市区注册登记的7座及以下乘用车,车辆行驶证初次登记时间至申请时未超过3年;
(二)车型标准不低于市区主流巡游出租汽车;燃油车辆轴距不低于2600毫米、发动机排量不低于1.6L;新能源车辆轴距不低于2500毫米;
(三)在车辆固定安装符合《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要求》的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和应急报警装置;不得以具有卫星定位功能的移动设备代替,并接入监管平台;
(四)达到《营运车辆技术等级划分和评定要求》(JT/T198)规定的二级以上技术等级;
(五)车辆应当具备营业性交强险、营业性第三者责任险、乘客意外伤害险,平台公司投保的承运人责任险;
(六)外观颜色和车辆标识应当明显区分于巡游车,不得安装空车牌(灯)等巡游车服务设施设备;
(七)符合法律、法规及本市对网约车车辆管理的其他要求。
对网络预约出租车驾驶员,现在根据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出台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进行服务管理规定暂行办法》,在其中规定到驾驶员必须要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六安市目前规定的必须具有本市户籍或者是本市居住证达到6个月以上,第二个就是年龄不超过60周岁,身体条件符合驾驶员相关要求。
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后网约车司机不仅要通过平台审核,还要在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据驾驶员申请,经考核合格后给予驾驶员发放《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有效期为6年。
网约车平台负责人:做城市交通的积极参与者
“这意味着网约车有了合法地位,未来我们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更大了。”网约车征求意见稿公布后,记者前往龙河路振华山庄的滴滴六安办事处采访,负责人储俊表示,此次我市出台的网约车征求意见稿,既是为了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发展,也让网约车有了名分,不再处于灰色地带了。有利于网约车更好地为市民出行提供优质出行服务,有效解决市民打车贵,打车难问题。
“伴随网络化的发展,共享经济是大趋势。”储俊介绍说,“互联网时代,网约车大大增加了市民出行的便利,拥有更多选择,也必将成为城市交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希望政府能够对网约车监管和扶持并重,帮助网约车这一新生事物在六安更好更快的发展,成为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和积极参与者。这样更有利于私家车资源更好的利用,在道路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车辆共享经济,也可以为六安城市环保出一份力。”
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许多网约车司机表示对他们影响不大,大部分都能达到要求,但也有一些车辆也许会因为排量过小而无法从事网约车服务。
市民:安全方便最重要
“手机上操作就坐等车接车送,而且定期还有优惠券赠送,也没有起步价,相对出租车来说,更划算。”市民张先生已经是“滴滴出行”的老用户了,他告诉记者,随着滴滴注册数量的增加,一般一两分钟就能等到快车,非常方便。
平时市区车辆多,停车位缺乏,用滴滴出行,就方便了很多。张先生平时工作比较忙,应酬也比较多,他觉得用滴滴出行很方便,特别是吃饭喝酒省去了后顾之忧。张先生本来有买车打算,驾照都已经学到手了。后来学会了用滴滴打车软件,又看到小区内停车位一位难求,便暂时打消了买车的念头。
“不知道加强监管后,滴滴打车会不会变难了!”在网上看到《六安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征求意见稿)》后,张先生认为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行为,保障运营安全和乘客合法权益,这是好事,作为乘客是欢迎的。但是,他也担忧因为一些条件限制,专车数量会不会变少,车少了,“打车”变难,出行会不会变得不方便。
在单位上班的市民唐明也经常使用滴滴出行,他认为:“网约车是新生事物,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市场,政策引导和服务提升都很有必要。”一方面网约车平台应该不断通过管理和技术升级、大数据计算,合理地匹配供需,提升服务质量,为用户提供品质高、价格优的出行服务,并帮助推动地方改革创新,成为增强新经济新动能的发展动力。同时,地方政府也需要结合实际制定出适度合理的监管措施,从而为新业态和分享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环境,最终方便市民出行。
加强监管,确保安全,是许多经常乘坐网约车的市民的期盼,“近年来,一些网约车安全问题也被报道出来,制定相关监管细则,肯定是有好处的。”市民宋女士告诉记者。采访中,一些市民特别是女士表示,以前不太敢坐网约车,万一出现安全问题怎么办,碰到司机素质不好怎么办,有了网约车管理细则可以使人放心一些。
截至记者发稿,征求意见结束,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对市直有关单位以及社会各界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对合理的意见和建议报市政府法制办审核,最后上报市政府审定。大家期待的网约车实施细则不久将正式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