淠河激浪 文学泛舟——六安市首届淠河文学奖颁奖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 流冰/文

五IMG_9441.JPG

五33729A47B0C8715C2ABFE5.jpg

  颁奖

五IMG_9436.JPG

  交流

五未标题-1 拷贝.jpg

  小说类一等奖获得者吕树国代表获奖作者发言

五片20161103182719.jpg

  合影留念

  10月29日上午,细雨霏霏,白天鹅大酒店九华山厅内却一派春意融融,六安市首届淠河文学奖颁奖大会在这里如期召开。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茅盾文学奖评委、当代著名作家许辉,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局长孙学龙,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人大原副主任、市作协名誉主席汪锡文,市政府副秘书长唐云洲,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郑葆华,市文联主席马常地、副主席陈斌先等莅临大会现场,与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淠河文学奖获奖作者及嘉宾60余人济济一堂,共同分享这一份丰收的喜悦。

  大会由市作家协会主席罗会祥主持。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穆志强宣布获奖名单之后,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韦国华作关于“首届淠河文学奖征文活动”的报告。

  据报告介绍:为培养文学新人、鼓励更多文学爱好者从事文学创作、繁荣六安市文学事业,2015年5月23日,市作家协会主席团会议研究决定,2015年6月—12月举办“六安市首届淠河文学奖”征文活动。为动员更多作者参与此次活动,通过《皖西日报》、六安市人民政府网和《淠河》杂志刊发了征文活动启事。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共收到征文稿件149篇,其中:小说35篇、散文77篇、诗歌37篇。

  为保证公正、公平,确保本次征文能将最好的作品评选出来,市作家协会组建了小说、散文、诗歌3个评委组,和一个评审组,每组由3人组成,4个组均由我市资深作家担任。在评选过程中,先由3个评委组拿出获奖作品的意见,再有评审组审核确定,2016年7月24日,市作协召开主席团工作会议,最后确定出获奖作品。对作品的评选,每位评委拿到的稿件,都删去了作者姓名和各种反映作者信息的资料,只保留征文的标题和正文。各评委组提出的获奖作品,只知道征文标题和内容,不知道作者是谁。通过这种机制,确保了评选的公正和公平。

  这次征文,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和鼓励文学新人,在市作协担任一定职务的我市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等绝大多数资深作家,没有参加征文投稿,获奖的作品,不一定都能代表我市文学作品的最高水平。但也有部分获奖作品的艺术水平也非常高。如获得一等奖的吕树国的小说《招生》、吴孔文的散文《乡愁无解》和葛广安的诗歌《在酷热的正午看见遥远的雨水》。吕树国的小说,敏锐地洞察和思考教育行业的万象,用成熟老练的语言将他深厚的生活积累,提炼成小说的艺术形象;吴孔文的散文,语言朴实厚重,散发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乡愁;葛广安的诗歌是一种心灵深处的呐喊,充满了浓郁的诗的意境和现代气息。这几篇作品基本与我市文学水准不相上下。还有小说《匪事.茶道.贼爷》、张绵林的小说《桃花罩头》,黄圣凤的散文《印象北国》、伍凤麟的散文《乡村童年》、仇媛媛的散文《我与<诗经>里的草木》、张俊的散文《民工日记——我与家乡》、许礼荣的诗歌《时光中的诉说》、李安棣的诗歌《少年眼中的世界》、王太贵的诗歌《乡村人物志》等,都是很优秀的作品。 从这次获奖的作者来看,覆盖面比较广,有农民,有企业员工,有自由职业者,有记者编辑,有教师,有事业单位职工,有公务员,还有在校大学生和高中生。这说明文学的种子已在六安各行各业发芽,开花,结果。但通过这次征文活动,也可以看出我市文学创作的一些问题需要解决,如作者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149篇征文稿,低于预期目标,这也许是因为宣传力度不够,各县区文联、作协不健全缺乏组织力等原因,还有不少优秀的作家、作者没有参与进来。

  报告后,颁奖仪式开始——

  市文联主席马常地、副主席陈斌先为优秀奖获得者阿洋、杜泽江、李强、张薇、敖运泉、张颖、潘显春、碧宇、雅歌、赵敏、李春鸣颁奖并合影留念;市政府副秘书长唐云洲、市文联主席马常地为三等奖获得者张绵林、杨帆、蔡金华、喻本荣、张俊、张正旭、汪守朴、王太贵、许勇颁奖并合影留念;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局长孙学龙、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市人大原副主任汪锡文为二等奖获得者黄丹丹、黄圣凤、伍凤麟、仇媛媛、许礼荣、李安棣颁奖并合影留念;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郑葆华为一等奖获得者吕树国、吴孔文、葛广安颁奖并合影留念。

  最后,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汪锡文为小南岳文学社颁发了组织奖。

  一等奖获得者吕树国代表获奖作者发言。他在发言中说:我要感谢“淠河文学奖”组委会,是你们为我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感谢各位评委让我的这个不成熟的小说《招生》获得一等奖,是各位评委的不辞劳苦让它得以在更高的平台上展示,也给了我继续写下去的兴趣和信心。电视剧《青岛往事》中,王满仓有一句台词:“因为我笨,所以我拙,因为我拙,所以人家坐着,我得站着,人家站着,我得走着,人家走着,我得跑着。”我羡慕天赋异禀的写作者,动辄洋洋万言下笔立就,我从上学的时候就喜欢作文,一直写到现在,可与各位相比,我还是个年纪不算小的小学生,梦想不灭,就继续写下去,努力写下去。

  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发表了讲话,他说,近几年来,六安作家、作者潜心写作,创作、发表了一大批文学作品,收获颇丰。“淠河文学奖”秉持推新人、推佳作、推新作的原则,经过细致、认真的审读和评奖,无疑将会对六安文学创作起到巨大的拉动作用,表示祝贺。他还向六安作家提出“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的建议和要求。

  市文联主席马常地的讲话,总结了近期六安文艺创作所取得的成就,譬如,陈斌先获得第二届飞天十年文学奖,还有在金寨红·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文艺活动中,六安文艺家更是博得满堂红。

  市政协副主席、市财政局局长孙学龙祝贺所有的获奖者;感谢安徽省作家协会许辉主席对六安文学的关注、支持和重视;肯定了市作家协会主动作为、积极搭建的平台,让很多文学爱好者追逐着梦想;期待更多更优秀的作品问世,六安文学创作的百花园必将出现姹紫嫣红、百花竞放的喜人局面。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郑葆华在讲话中向大家透露了一个消息,为进一步激发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为鼓励生产创作在全国全省产生重大影响的优秀文艺作品,我市即将出台《文艺创作奖励办法》。

  六安市作家协会主席罗会祥说:六安市作家协会自2006年成立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在省作家协会和市文联的指导下,作家队伍不断壮大,新人新作层出不穷。十年来,我市作家的获奖人数和奖项级别显著提升,特别是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全市作家创作激情空前高涨,走基层,下生活,积极参与各种文学创作活动,我市的文学事业进一步繁荣兴旺。我们深知,在全省范围内,我市的文学创作与先进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全国范围内,我市的作家和作品的影响力还有待于更大突破。但是,有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有省作协和市文联的指导,有老中青三代作家的精诚团结,以及文学新人的奋发努力,我们有激情,有信心,去开创六安文学事业的新局面,推动更多本土作家走出安徽,走向全国。

  (本版图片由记者

  流冰 徐缓 摄)

 选择年月
<2016年11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31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1234
567891011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淠河激浪 文学泛舟——六安市首届淠河文学奖颁奖大会侧记⊙消费时代文学应寻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