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红军长征途中,最晚出发、最早抵达的是红二十五军,这支队伍同样诞生于七里坪。红四方面军主力被迫转移后,1932年11月30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将留在苏区的部队,在紫云区檀树岗重建红二十五军,全军约7000人。在国民党的“清乡”“清剿”“围剿”下,1934年11月16日,红二十五军共2900余人,由河南省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开始长征,1936年9月到达陕甘苏区。这支人数最少的红军队伍,走出了97名共和国将军。
为了革命胜利,红安儿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黑色的英烈墙上,镌刻着22552个白色的名字,而更多无名烈士的名字,则浓缩在大大的“14万人”里面。为了中国革命,红安牺牲了14万人,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全国第一将军县”的红安,也是全国第二烈士县。这里,自1923年党组织建立,至1949年全国解放,26年红旗不倒、武装斗争不停,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每3名红军战士中就有1名是红安人,每4个牺牲的红军战士中,就有一名红安籍。“烈士们流血牺牲,就是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就是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红安县七里坪镇宣传工作负责人赵炳长说,“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依靠的是理想信念的力量,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现在更要向革命先烈吸取精神营养,为富强的国家、幸福的生活'打拼'。继承先烈的遗志,永远不能忘了我们为什么而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