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距离是一数学概念,与干部好坏的话题有关吗?距离在好坏干部的度量上既抽象又具体。譬如一枚钱币,有正面和反面,相背并存而不相悖,就如同人的前面和背面,截然相反,但永不分开,干部好与坏同样如此。这里就蕴含着哲学的基本原理即对立统一规律。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意思是“美”与“丑”,“善”与“恶”并非原本就存在,而是两者互以对方存在为前提。
干部好坏存在空间距离。著名作家柳青在《创业史》中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所以好干部与坏干部距离并不遥远,实际上只有一步之遥、一念之差,就在毫厘之间。
干部好坏存在时间距离。有的干部可以一辈子洁身自好,有的可以出淤泥而不染,但有的就会近墨者黑,一黑走到底!盘点那些受处理的干部,当年同样是意气风发、信念坚定、嫉恶如仇、勤政为民,为党为人民作出不同贡献的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信念丧失,私欲膨胀,脱离群众,追逐名利,贪图享乐,违反党纪国法,自毁人生,走向人民的反面。当然,我们干部的主体还是为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无论何时,都会严格按照“三严三实”和好干部的标准,践行党的宗旨,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做人民公仆、做合格党员。
干部好坏存在心理距离。在一个人内心世界,是与非、好与坏、善与恶,不断在灵魂深处交替、碰撞、融入、胶着、抉择。也就是说好与坏是“孪生兄”、“镜子影”,但关键是最终矛盾双方谁战胜了谁。这些被揪出的“老虎”、“苍蝇”,他们面对第一次诱惑,做第一次抉择,也不是欣然接受、坦然自得,而是激烈思想斗争以后,心存侥幸,铤而走险,也就走上不归路。相反,好干部会守住心灵净土,抵住诱惑,静心修身,正气长存。
旅美作家北岛《青灯》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世界!雷锋用一颗默默奉献的平常心,树立起雷锋精神的丰碑!焦裕禄用42年人生书写壮丽的史诗,毕世祥用脚丈量甘孜州的大地……只要有对信念的坚守,心里装着百姓,就会远离钱币的反面,与正面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