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元军
很多地方的楼市开始了新一轮的限购,这对房价快速上涨的六安来说有何影响?六安楼市是刚需还是跟风抢购?六安房地产市场如何更有序发展,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销售冷清到一房难求
市场怎么一下就火了
六安房地产市场怎么突然一下子就火了呢?去年六安的房子还不是很好卖,像城南、东部新城有很多低首付、打折促销的楼盘,楼市爆发的动力究竟在哪儿?近日,很多市民都存在这样的疑问。从大的环境来看,2014年年底开始,购房政策的放宽,首套房首付降低、契税减半、购房补贴、降息、公积金贷款放宽等诸多房产利好政策,都在降低着六安购房者的购房门槛,刺激买房。但一直到今年上半年,虽然这些利好政策刺激着消费者,但销售也只是较稳,还没出现近几个月以来抢购热潮。直到政府一系列去库存政策实施后,受周边房地产市场走强的影响,我市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到目前一房难求的局面。
记者从六安市房地产管理局官方网站上看到,市房产局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城区住宅商品房销售4900套,9月达到9032套,仅10月22日一天,城区住宅商品房销售215套,呈井喷式增长。“现在的价格是4300元每平方米,不过是期房,3年后交房。目前也有现房,但只有1楼和顶楼,期房现在接受预约。”不久前,在小华山街道境内的六舒路旁的一个楼盘,售楼人员正在向前来咨询的买房者介绍楼盘。据现场一位市民介绍,去年,这里的房子一个平方米3000元都没人买,现在涨到4000多元还没有现房,让人着实想不通。在城南中学对面的一家售楼部,售楼人员介绍,虽然有现房,但已经不多,想买要抓紧,房子的均价在4500元左右。而东部新城的房子,房源“据说”更是紧张,甚至有合肥看房团组团前来抢购,价格也一路飙升。
违规现象各有妙招
专项整治健康发展
“从2011年到2015年,六安的房地产市场可谓是沉寂许久,在2016年上半年,终于迎来了曙光。”城区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营销总监告诉记者,前几个月,政府还在出台政策去库存,现在的市场,已经处于供不应求的热销状态。
“当然,不排除有房地产企业存在捂盘惜售、临时提价等违规行为,但市场就是火了,挡也挡不住。”据其介绍,他所在公司在城区的楼盘,目前现房已经售罄,近几月销售均价达6500元每平方米。在各家房地产商销售过程中,甚至出现预交购房款后房地产商违约、房地产商捂盘惜售、一天一个价格等违法行为,造成火爆市场有一定的“虚火”现象的产生。
为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10月21日下午,六安市住建委召开了“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工作会”。记者在会上获悉,本次行动目的是通过整治,推动房产开发企业经营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并通过专项整治行动,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排查一批问题线索、查办一批典型案件、解决一批突出问题,营造我市主体诚信、行为规范、监管有力、运行有序的房地产市场环境,促进全市房产市场稳定健康有序发展。
整治方案中,对于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销售商品房;不符合商品房销售条件,以认购、预订、排号、发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者变相收取定金、预订款等费用,借机抬高价格;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后,10日内不一次性公开房源及价格;不按规定在销售现场公示《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相关资料;商品房销售不予明码标价,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房屋或者收取未标明的费用;以捆绑搭售或者附加条件等限定方式,迫使购房人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价格;捂盘惜售或者变相囤积房源;不按栋销售商品房,分单元分楼层销售商品房;发布虚假房源信息和广告;通过捏造或者散布涨价信息等方式恶意炒作、哄抬房价;将已作为商品房销售合同标的物的商品房再销售给他人;将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房屋擅自交付使用;不按规定发放《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其他不正当经营行为的,都在此轮整治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