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延龄
梅山——这是个风景秀丽的山区小城,县城虽小,却是一个风光旖旎、景色秀美的好地方。整个县城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每到春来,绿意浓浓,群山滴翠,鸟语花香,五彩缤纷的花儿开遍山岗,红的如火,黄的似金,白的如雪,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宽宽的史河,穿城而过,清澈见底的河水,静静地流淌,微风吹过,泛起阵阵涟漪。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成群的鱼儿在水中上下跳跃,卷起一个个小旋涡。三五只水鸭在河面上相互嬉戏追逐,一会在水面上飞跑,一会一头扎入水中,在很远的地方窜出水面,快乐地游弋。也许是鱼儿吸引的缘故,天空中几只苍鹰在往来盘旋,目光炯炯地注视着河面,伺机捕食水中的鱼儿。可怜的小鱼还不知已经到来的危险,仍在不停地跳跃。
春暖花开时节,河岸边绿树成荫,一排排高大的水杉挺拔俊逸,一株株河柳、女贞、泡桐、还有那桂花、紫薇、腊梅高低错落,四季花开。垂柳恣意伸展着那长长的柳丝,在微风的吹拂下,飘逸如秀发。长长的沿河路,成了晨光熹微中人们晨练的理想之所,黎明时分,三三两两的人们沿着河边或跑,或走,或叙谈,或做着晨操,几个爱鸟的人们把各类鸟笼挂在树上,在一旁海阔天空地胡侃。鸟儿在笼中上下窜跃,不停地鸣叫,不知是为了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而高歌呢,还是为了失去自由的生命而悲鸣?喜欢垂钓的人们一大早,便手持钓竿,拿着小椅坐在树丛中,伸竿抛线,静静地等着贪食的鱼儿上钩,其神情安静的样子,大有泰山崩于前而不惊之势。
每当夜晚降临,华灯初上,县城里万家灯火,街上熙熙攘攘的人们悠闲地漫步街头。街道二旁的街灯和广告灯箱像二条亮线把整个街道照耀得如同白昼。青年路和河滨路上的路灯闪着微黄的光芒,在水中形成倒影,仿佛水中也立了灯一般,随着水波的兴起,水下的倒影不停地晃动,把灯影拉得飘忽起来,好像一幅立体的画。汽车打着灯光,在城内和桥上往来穿梭,象夜空中的流萤,给不大的县城增添了繁忙的景象。
特别是夏季到来,每当雨过天晴,水库放水之时,冰冷的河水,在酷热的作用下,腾起一层白雾,在河面上飘飘荡荡,如缕缕白烟,一丝丝慢慢地扩展,最终连成一片,在河面上翻涌升腾,逐渐弥漫整个县城。城内低矮的建筑被浓雾完全笼罩,只剩下高层建筑的顶端和高大树木的梢尖。两边的青山,也好像被雾气托起,只见山顶,犹如失去了根基,有平空飞来之感。此时的县城宛如仙境,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天仙配》上的天宫一般。人在桥上走,仿佛天上行,桥上一站,不消半个小时,暑气全无,时间长了,还会觉得丝丝凉意。
县城的上方,坐落着全国重点治淮水利工程——梅山水库。整个坝体呈连拱式结构,高80多米,始建于1954年。主要是担负着蓄洪和灌溉任务。坝体气势雄伟,是梅山的主要景点。站在坝顶,俯瞰坝下,有种头晕目眩之感。史河从坝底伸出,像一条绿色的绸带,直穿全城,清清的河水从坝孔泄出翻着白浪,在近处打了一个旋,慢慢地、轻柔地流向下方。放眼四顾,整个县城尽收眼底。翠绿的群山,耸立的革命英雄纪念碑,还有那高高的电视塔跃入眼帘。一排排建筑物沿着不宽的史河路依次展开,显得十分的拥挤。大坝的兴建,使得20多亿立方米的水,就这样静静地躺在了群山的怀抱之中,连绵70余里,平均水深达20多米,碧波荡漾,气候宜人。一湖碧水,宛如一颗巨大的翡翠镶嵌在连绵的群山之中。
梅山是美丽的,它有着其它城市无法比拟的独特的美,美在这里无处不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幸福的,他们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多了份与大自然的亲近。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快乐的,他们以朋友为伍,以青山为伴。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长寿的,他们有清新的空气滋养,有秀美的山川哺育!
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梅山——与其说是一座县城,不如是说一幅画,是一幅由山、水、人构成的美丽的画卷,生活于此的人们就是生活在画中,他们有理由感到自豪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