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遵远
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它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英雄业绩,谱写了惊天动地的伟大诗篇。它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壮举。“红军不怕长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里长征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等一幅幅鲜活的历史画卷,更为我们留下了不朽的长征精神。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将军县,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诞生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红色历史源远流长,红色文化丰富多彩,红色资源积淀厚重,红色基因灿烂辉煌。研究红色历史、开发红色资源、做大红色品牌、传承红色基因,有着巨大的潜力可挖,有着很多的工作要做。
千方百计炒热红色文化发展氛围。切实加强金寨“两源两地”历史定位的宣传工作,组织编写“两源两地”系列丛书;加快《红军源》、《红星闪耀》、《走进红色金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金寨人》等研究成果的出版工作,深化金寨红军与人民解放军的历史渊源、金寨籍老红军、红色名人等专题研究,力争推出更多的研究成果。加大“金寨红”文学作品的创作力度,制作“金寨红”历史歌曲、影视光碟,努力形成一批有金寨特色、有深远影响的文艺作品。组织举办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实施城乡红色提升工程,进一步培植城乡红色元素,着力使“红色基因”渗入城乡建设的方方面面。
扎扎实实地抓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切实加强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建设,努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党性教育基地。加快红色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施好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扩建工程,筹划建设红四方面军纪念馆、《八月桂花遍地开》纪念馆和桂花广场等一批新的纪念场馆。尽快实施红色布展提升工程,加强县内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继续征集红军文物资料,不断充实红色教育素材。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军营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众志成城地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准确把握“坚贞忠诚”、“牺牲奉献”、“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本质、鲜明特征和永恒主题,积极组织开展学习研讨活动,旗帜鲜明地宣传好、弘扬好、实践好融老区精神、长征精神、移民精神、金寨精神于一体的大别山精神,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让其在新的长征路上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作为全县党史军史、红色文化研究开发的重要职能部门,金寨县党史县志档案局进一步明晰工作思路,奋力实现“十个好”目标,即:“挖掘好”红色资源、“研究好”红色历史、“编纂好”红色书籍、“讲述好”红色故事、“传播好”红色声音、“开展好”红色教育、“展示好”红色文化、“宣传好”红色精神、“传承好”红色基因、“谱写好”红色新篇。要把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凝聚人心智慧、形成发展合力,当作工作的主业和中心,切实担负起历史赋于我们的重任,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突出工作重点,全力实施“四个一”和“216”工程。“四个一”,是指在全县范围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倾力实施传承红色基因的“四个一”工程。即:加快研究步伐,尽快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加快工程建设,精心打造一批党性教育基地;加快产业融合,着力壮大一批红色产业;加快传承速度,积极营造一种浓烈氛围。在实施和推进“四个一”工程的过程中,我们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积极建议、强力推进,千方百计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倾力实施“四个一”、促进工作上台阶。“216”工程,是指按照出“精品力作”的要求,确保每年出版两本以上的红色研究成果;确保每年在CN以上刊物中发表10篇以上的论文、文章;大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进军营活动,千方百计地让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薪火相传、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