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效能办开展2016年第3次综合督查发现项目推进力度不够 供给侧改革有成效
本报记者
日前,市效能办组成四个督查组,开展了2016年度第3次综合督查。本次督查内容涉及全市投资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等。
关于全市投资和重点项目推进情况,我市全年安排亿元以上计划开工项目143个,截至目前,已开工项目128个,开工率达到89.5%。全年安排亿元以上续建项目220个,截至目前,完成投资未达序时进度项目有16个。2016年中央投资计划28批121个项目,争取中央资金9.24亿元,目前未开工项目56个。从各类项目推进情况看,开工率较高、达序时率低,资金拨付较快、实际支付慢,未开工项目占比较小、负面影响大。究其原因,首先是宏观上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影响,其次是客观上解决矛盾难度不断加大,另外还有主观上重视项目推进力度不够。
关于全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情况工作成效明显。首先,全市上下严禁上马过剩产业项目。严把项目核准、备案关,严禁新上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过剩产业,今年没有新批过剩产能项目。按照“增产、稳产、减产、停产、破产”对所有规模以上企业进行分类建档立卡,建立“四色预警”机制,通过股份合作一批、租赁承包一批、收回储备一批、破产重组一批、整体出让一批的方式,实现脱困转型发展。霍山县盘活停产企业38家,清理处置闲置土地2861亩、闲置资产11.2亿元,引进新入驻企业投资36亿元。市区的三农集团庆发粮油、星星轻纺、强大齿轮等6户企业完成退城进园工作,星瑞齿轮、五星汽贸等28户企业正在积极推进前期工作。其次,我市通过补、改、奖,三惠并施去库存。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意见》、《六安市区购买商品住房契税补贴实施方案》等文件,符合条件的对购房户实施购房补贴和契税补贴。改革安置办法。实行征迁安置货币化、购买商品房用于安置,全市累计政府购买商品房4071套4193万平方米。奖励农民进城。对农民进城购房实施一系列奖励措施。 (下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