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曹辰)10月9日上午,市民政局发布了我市临时救助工作情况通报,就临时救助制度建立的背景、工作成效、政策要求、申请办理程序及相关保障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
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于2013年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建立起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开展临时救助工作,3年多来,共救助32682户次,累计支出临时救助资金3890万元,人均救助1190元,其中:因病救助21216户次、因就学贫困救助2504户次、因突发事件救助8962户次。有效防止了冲击社会道德和心理底线的事件发生,兜住了社会底线,维护了社会和谐安定。
据了解,临时救助工作是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者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帮助其摆脱困难。制度突出“救急难”的特点,按照“应救尽救”原则,将所有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个人,不分户籍、不分城乡,全部纳入临时救助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