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新城焕新韵——市集中示范园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侧记

  崔伟 本报记者 程传军

  当自然美景与城市文明交相辉映,清新与愉悦油然而生;当环境维护与城市发展和谐共融,“魅力园区,美丽新城”品位得以彰显。国庆期间,记者来到市集中示范园区,一条条街道畅通整洁,一个个广告牌整齐划一,一排排车辆有序停放……路过这里的人们,纷纷被这里干净整洁的路面和道路两旁的绿化长廊所感染,这里天蓝、地绿、水清、街靓。一位来六安市投资兴业的外地客商兴奋地说:“园区的环境太美了,这里的每一条路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这里的每一条河都是一个可以直接饮用的‘大水缸’,这里的每一处村庄都是一个别具特色的乡村公园。”

  环境整治说到底必须从群众最关注的地方抓起,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从最关键的问题突破,必须把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顺民意的实事、好事落到实处。位于东部新城核心区的三十铺镇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过去群众传统的生活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根深蒂固,文明创建“年年上一年级”。按照城市标准进行管理和整治,不仅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攻坚战,更是一次精神领域破旧立新的思想变革。为了让群众自觉参与整治,最大限度取得群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园区城管执法部门专门制作了横幅标语,印制散发整治通告及致群众的一封信3000多份,出动宣传车150台(次),与沿街住户和经营户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下达整改通知书若干份,挨家挨户上门通知、做工作,给整治对象户留足自查自纠时间,将阻碍整治工作的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对于生活在三十铺老街的群众来说,长期交通堵塞造成行动不便是常事,本就不宽的街道,被出店经营、摆摊设点及车辆任意停放占去三分之二;示范园区路网四通八达,原本宽敞整洁的道路、街道,被流动商贩、机动车、非法加水点,尤其是晾晒谷物的任意占用,不仅影响市容环境,而且带来交通事故隐患;312国道示范园区段风貌改造工程,政府部门投入大量的财力、精力,提升了东部新城的形象,是东部新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这道风景线上私拉乱接、随意摆摊等现象屡禁不止……

  针对城市管理中的“顽疾”,进入8月份以来,园区组织城管执法部门对户外流动小广告全部予以取缔,对门店出店占道经营的亭、棚全部予以限期拆除,对流动小摊贩按照“三定”要求进行规范,对机动车划线停放,乱停乱放的进行处罚,对非法加水点予以全部取缔,对占道晾晒稻谷的,本着人文关怀原则进行规劝……整治过程中,坚持问题不整改不放过,整治不到位不收兵,持续向“顽疾”发力,同时,采取连续的、多回合杀“回马枪”的方式进行“回头看”,确保不发生“反弹”。 (下转三版)

 选择年月
<2016年10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627282930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123456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生态新城焕新韵——市集中示范园区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侧记⊙爱在“久久”金婚大典浪漫启幕⊙我市临时救助工作3年支出近4千万⊙坚定决战决胜信心——一论学习贯彻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毕小彬在督查中心城区重点工程和征迁工作时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