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绿融合”提升小镇新颜值——霍山县落儿岭镇“三线厂”繁华再现

  程睿本报记者储著坤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国家体制改革,位于霍山县落儿岭镇的“三线厂”——东风机械厂响应国家号召,走出大山,厂址迁到了省城,曾经一度繁华热闹的落儿岭镇,回归到了山口小镇的寂静。然而近年来,落儿岭镇依托青山绿水,做好红绿融合文章,打造特色产业链,为小镇再增添浓郁诗情画意,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再次给小镇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留住“印象三线”老味道

  “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三线厂’的各方面条件大不如现在,但当地人过得都很快乐。记得我们家里唯一的家当是一台老式的缝纫机。夏天没有电扇,晚饭过后,每家每户齐聚稻场,搬出各家的竹床,凉席,孩子们戏耍、大人们忙碌、老人们闲谈。”一位从省城回乡的老三线厂工人这样说道。

  近年来,落儿岭镇立足绿水青山,留住“印象三线”老味道,讲好红色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精心打造了鹿吐石铺大捷纪念遗址群红色旅游景区,与霍山大峡谷景区交相辉映,推进亲近山水红色旅游、峡谷漂流,融入“全景霍山、全域旅游”示范县建设,打造具有教育、文化、旅游等多种功能的红色旅游精品,鼓励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民宿、农家乐,提升旅客承载力,增加旅游综合收入,每年特色漂流旅游接待游客量16万人次,旅游收入达3000多万元,带动周边村民人均增收3000元。

  驱动红色旅游新引擎

  近日,在落儿岭镇鹿吐石铺街头,贫困户刘启群在家门口售卖漂流用品,从早晨到中午,她已做成了好几笔游客的生意。不仅如此,到中午12时许,她在新家开办的刘记大排档已迎来了6桌游客。面对记者,她乐呵呵地估算着半天收入:“一上午单是卖这些漂流用品,赢利肯定是过百元了。”

  刘启群家住落儿岭镇古桥畈村,肢体4级残疾,家有4口人,年迈的公公患有高血压半身偏瘫,孩子在落儿岭镇读六年级,仅靠丈夫打零工维持生计,日子并不好过。然而,在落儿岭镇,像刘启群这样的家庭并非个例,怎么才能激发这些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落儿岭镇党委、政府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积极开展“脱贫之星”评选活动,评选出刘启群等10户“脱贫之星”。大力宣传勤劳致富、脱贫光荣的思想,突出群众主体,克服等靠要思想倾向,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同时,深入挖掘整合红色资源,以红色文化景点为抓手,建设了红军公田碑拥军广场、鹿吐石铺大捷浮雕群、鹿吐石铺大捷纪念园3处红色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增强红色旅游历史文化底蕴,把人文历史、红色遗迹、红色文化作为发展红色旅游助力群众脱贫致富的宝贵资源。

  步履铿锵处处美

  “最近几年变化真是很大,路也宽了,灯也亮了,房子也盖起了。还给我们分菜园地,感觉日子越来越有盼头。”落儿岭镇古桥畈易地扶贫安置点75岁的余大爷笑眯眯地说。

  以前这里是穷乡僻壤,现在却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综合体。贫困户在景区务工、开办农家乐、销售农家绿色食品、摆摊卖旅游商品……伴随着红绿融合的成功探索,如今,落儿岭镇不仅有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捧上了旅游增收的“饭碗”,还有很多群众也纷纷加入到这一行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落儿岭镇共有农家乐、民宿、漂流用品店等150余家,直接解决贫困劳动力就业近450人。随着乡村价值和多元化功能的不断发掘拓展,落儿岭镇从“一处美”到“一片美”再到“处处美”,广大村民在脱贫致富的路上步子越走越大。


 选择年月
<2019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委统战部推深做实“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全市税务系统举行职业技能大竞赛⊙金安区“四项”防控技术保“菜篮子”安全⊙全军乡建好“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市林业局窗口转变服务观念提升业务素质⊙“红绿融合”提升小镇新颜值——霍山县落儿岭镇“三线厂”繁华再现⊙专项训练强化校园安保⊙耕牛脱缰民警找回⊙依法解决校园安全事故纠纷才是正道⊙两男子毒鱼受审⊙声明⊙拍卖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