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传军
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将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这让很多基层干部群众备感振奋,叫好声一片。此举不仅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持之以恒狠抓作风建设的坚定决心,同时旗帜鲜明树立激励广大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实干导向。
“减负”新政实施以来,呈现出很多喜人的局面,很多基层干部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深扎基层、扑下身子为民服务办事上来。但在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比如有的基层干部把落实“减负”变成了“减速”,成了慢落实、假落实的“挡箭牌”,就低不就高,工作“慢几拍”,层层“减压”,降低了干工作标准,削弱了抓工作的力度,从而使原本正常抓的某项工作,却在抓落实与实际成效中大打折扣,严重违背了“基层减负年”应有的初衷。
“减负”,就是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上来,是调整工作“用劲”的方式,而不是减少“用劲”的力度,放缓抓落实的“速度”,是剔除做表面文章、虚假政绩的错误政绩观,倡导广大基层干部多做抓落实促发展的事,尽量避免做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劳民伤财的事。
落实“基层减负年”不仅要有铁的担当与使命,更要保持好“速度”与功效。我们希望广大基层干部在落实“基层减负年”中,千万不要在思想上“减压”,更不能在抓工作落实中简单地做“减速”,而要坚决从“痕迹管理”“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提速增效,一往无前,聚精会神抓落实,一心一意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