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心碑:红军公田碑​

  这是一块普通的石碑,被老区人们称为红军公田碑;

  这是一枚“心碑”,它永远耸立在历史红色记忆里。

  这块红军公田碑,高1.7米,宽0.8米。正面中间,镌刻“红军公田”四个大字,右上方标明着它的建立者——霍山县第七区第八乡苏维埃政府,左下方刻着日期:一九三一年,并且注明公田面积为“五石”。

  这块红军公田碑,古朴无华,默默无语,但它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具有特殊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

  1930年冬,许继慎率红一军挥师东征,在地方武装和革命群众的配合下,连战连捷,包围六安威逼霍山,粉碎了国民党对皖西地区的第一、二次反革命围剿。为了巩固军事上的胜利果实,一方面需要补给物资粮食,以保证红军的作战能力,另一方面必须在占领区建立新的秩序,实现革命目标。

  这些,都需要广大群众的大力支持。一场彻底砸烂几千年封建土地制度的红色革命风暴——土地革命运动,迅猛席卷皖西大地。

  红军立刻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没收地主老财们的土地,将其重新分配给农民。

  在分配土地的过程中,各村、乡都留有一定数量的土地作公田。公田的收入主要用于安置本地和外籍留在本地的红军伤病员、因残而退休的红军战士,优抚贫困的红军家属,慰问过往本乡境内的红军部队等项开支。农民不需再上交粮食,减轻了负担,公田政策得到群众广泛支持。

  当时,霍山县各乡都留下一块上等好田作为红军公田,并树碑刻文,作为标志和纪念。七区(诸佛庵)八乡的贫雇农们经过反复挑选,把烂泥坳东街下面一块5石种的好田划为公田,田的上面是一口小山塘,无论土质、阳光还是水利条件,在山区里都是上等的。同时,贫雇农们决定刻一块石碑立在公田旁边,既能让大家都爱护公田的庄稼,又能千古流传,让子孙后代永远记住红军的丰功伟绩和万般恩情。

  这块红军公田碑,迎着朝阳,屹立在山下路旁,它见证着这一伟大的变革,昭示着旧势力的灭亡和新秩序的来临,是黑暗的封建地主灭亡的墓志铭,更是光明的革命军民胜利的纪念碑。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走过90年的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路程,这块质朴的石碑作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被珍藏在皖西博物馆里。它记录着红军时代硝烟弥漫、戎马倥偬的烽火岁月,必将继续演绎着革命老区人民与党的军队之间那份质朴淳厚的情意,永远传承着浓浓的红色基因。

 

 选择年月
<2019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刘帅的棉衣⊙红色货币的故事⊙永远的心碑:红军公田碑​⊙楚铜玺之“大莫嚣鉨”⊙我的成长⊙老不守财⊙忘记年龄⊙原来老伴也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