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寻找一棵树

  沈卫东

t七版024img.jpg

  6月的豫东大平原骄阳似火,我去寻找一棵树。

  走在黄河故道上,小麦已经收割。秸杆还静静地长在麦田里,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金黄。只有道路、堤坝、田垄、街道、房前屋后,一排排一行行的泡桐树绿树成荫,生长在兰考大地1116平方公里土地上,焕发着勃勃生机。

  临行前,朋友让我去寻找一棵树,名曰:焦桐。第一次前往兰考拜谒我心中的楷模和英雄,第一次听说有一棵树,它的名字叫焦桐。

  正午的阳光炙烤着大地,我从车窗向外寻找着焦桐树的身影。随着一声刹车,导游说焦桐树就在前面。

  1962年冬,焦裕禄来到兰考县。那时候,兰考自然灾害严重,全县粮食产量下降到最低水平。焦裕禄率领干群翻於压沙,封闭沙丘实验,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树的办法。他对泡桐树特别重视,这种树能在沙窝生长,长得又快,五六年就能长成大树,既能挡风又能压沙。

  1963年,焦裕禄在兰考县朱庄带领村民在50多亩沙地上栽上了泡桐树。在朱庄村头,焦裕禄亲手栽下了一棵泡桐树,五十六年过去了,这棵小树苗已经长成参天大树。

  我站在焦桐树下,粗壮的树干枝繁叶茂。绿荫下骄阳斑驳,洒落在我的身上,我抬头仰望,试图穿越密如伞盖的焦桐,极目那深邃的苍穹,去探寻生命的所在。焦桐树用沧桑和半个世纪的年轮告诉我,也告诉川流不息前来拜谒的人们;新时代需要焦裕禄精神,人民需要焦裕禄精神。今天的焦裕禄精神就如这根深叶茂的焦桐树,在华夏大地的沃土上深深地刻在人民的心中。

  七十年代初,我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就有《焦裕禄》,还有一幅插图就是焦裕禄同志站在沙丘上,披着摞满补丁的棉袄,清癯的面孔上一双深虑而又坚定的目光看着黄沙漠漠,盐碱滩涂,决心和兰考人民一道与天斗,与地斗,与风沙和黄河改道留下的自然灾害斗,横下一条心带领兰考人民为过上好日子而奋斗。焦裕禄在兰考一年零三个月的短暂时光,走遍了兰考的沙丘和荒原,滩涂和水患,无论是寒冬腊月,还是烈日炎炎,焦裕禄身先士卒战斗在治沙和排涝治碱工地上,号召县委干部下乡必须自带劳动工具,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他鞠躬尽瘁,为兰考地区的发展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和生命。

  在兰考工作期间,焦裕禄同志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长期有病,家里人口又多,生活比较困难,可是他坚决拒绝给他救济。他说:“兰考,是个重灾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都很困难,我们应该首先想到他们。要把这些钱用到改变兰考面貌的伟大事业上去,用到改善兰考人民的生活上去。”有一次,焦裕禄同志发现大儿子去看戏,问道:“戏票哪来的?”孩子说:“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说没有。叔叔问我是谁?我说焦书记是我爸爸,收票叔叔没有收票就让我进去了。”焦裕禄听了非常生气,当即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后来,他又专门起草了一个《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规定任何干部不准特殊化。

  这个“十不准”的通知,是一份既平常又不平常的通知。说它平常,是因为《通知》所规定的每一条,都是每个共产党员、革命干部时刻应该想到的、做到的起码准则;说它不平常,是因为《通知》所规定的每一条准则,都闪耀着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辉,这是一个共产党员朴素节俭的崇高精神的表现。

  焦裕禄同志42年短暂的人生,为共产党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我寻找的不是一棵普通的树,而是人生的坐标。我虽然人近黄昏,但是退休不退色是一位共产党员一生的本色。


 选择年月
<2019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市法院十项举措贯彻落实全省中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精神​⊙金寨县法院:诉前调解见实效群众点赞送锦旗​ ⊙图片新闻⊙市法院开展“八一”走访慰问活动​ ⊙金安区法院:首发表格式判决书1小时审结5起案件​ ⊙割不断的老新闻情结⊙我去寻找一棵树⊙闲话垂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