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江南”杞香浓

  中国食品报记者李红文张宏沛本报记者徐缓文/图

2日五版423424121.JPG

  “天下枸杞看宁夏,宁夏枸杞看中宁”。7月初,长三角主流媒体宁夏行采访团“走访新宁夏 见证新发展”一行记者来到中宁县,正值头茬枸杞采摘旺季。随着采访的深入,无比震撼。

  提起枸杞,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宁夏。因为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资源,宁夏所产的枸杞色艳、粒大、皮薄、肉厚,质柔、味甘,品质位居全国之冠,是宁夏走向世界的一张“红色名片”。

  一

  枸杞种植由来已久,甲骨文中称枸杞为“杞”,与黍、稷、麦、稻等农作物并称。枸杞的种植、采摘、食用至少也有4000年的历史。最早记载枸杞种植的文献典籍是《山海经》,说崇吾之山有树,圆叶、白色花萼、红色花朵、果实像枳,人食后利于繁衍子孙。宁夏属于《山海经》中描述枸杞种植的地域范围。《神农本草经》记载:枸杞“味苦,寒。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

  自秦汉至明清,枸杞一直作为“上药”“神药”“不老药”存在,历代医药界对枸杞药用功效不断研究、实践、补充、完善。1959年,中国科学院从《本草纲目》《千金要方》等20多种中医药书籍中,搜集抗衰老药方152种,使用频率超过45%的药物有12种,枸杞是其中一种。

  从现有史料分析,宁夏枸杞作为药用枸杞中的佳品,成名于明代,到清代的《本草备要》均将枸杞列为“药类”,并明确记载是朝廷“贡品”。到民国时期,宁夏枸杞已发展为大宗商品,转运全国各地。据《中宁枸杞志》记载,到民国7年(1918),中宁枸杞种植面积5000余亩,总产量达到24万千克。

  1949年9月,宁夏解放后,枸杞由供销社、药材公司和国营商店专营。20世纪60年代以前,国内只有宁夏中宁县规模种植枸杞。1961年,国务院确立中宁县为“枸杞生产基地县”,宁夏区政府组织技术人员和专家到中宁县,总结提高枸杞传统种植经验,上升为宁夏枸杞栽培技术,用于指导全宁夏枸杞的推广。

  1963年,首部《中国药典》明确规定:枸杞子为宁夏枸杞干燥成熟的果实,是唯一的入药枸杞。到1983年,宁夏枸杞一直是国家专控产品,全国药用枸杞全部产自宁夏。1988年,宁夏全区枸杞种植面积1523公顷,年产91.2万千克,几乎全部供给药厂和药店。

  198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宁夏枸杞列为药食同源植物。枸杞从药店和药厂逐步走进百姓厨房,枸杞的食疗保健作用也逐步被百姓广泛接受。

  从1990年开始,宁夏枸杞加大发展速度。枸杞生产加工开始转型升级,全面推行枸杞标准化生产,培育壮大宁夏枸杞品牌,奠定了宁夏枸杞产业在全国枸杞行业的领导地位。

  1995年,中宁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枸杞之乡”。200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把枸杞列为自治区战略主导产业之一。

  截至“十二五”末,宁夏枸杞种植面积达到85万亩,占全国枸杞种植面积的45%以上,枸杞干果总产量达到8.8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5%,年综合产值达100亿元;以枸杞干果、果汁、果酒、籽油、芽茶等产品为主的各类销售、加工企业达到200余家,枸杞主产区规模乡镇及专业村农民收入占到60%以上,各类枸杞及其产品遍及全国一二三线城市,实现了国内市场全覆盖。

  二

  1983年后,国家取消了对宁夏枸杞的统购统销限制,枸杞不再独属宁夏。青海、内蒙古、甘肃、新疆等省区从宁夏大批量引进枸杞苗木和技术及人才,极大地提高了当地枸杞栽培生产技术水平,极短时间内快速追上宁夏。

  面对周边省份的异军突起,2016年,宁夏提出“再造宁夏枸杞产业新优势”战略,制定了5年发展规划,着力打造“一核(中宁核心产区)、两带(清水河流域产业带和银川北部平原产业带)、十产区(中宁、同心、海原、原州、平罗、惠农、盐池、沙坡头、红寺堡、农垦集团)”的新格局,提出从基础研究、良种培育、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建设、文化引领等6个方面寻求突破,提出构建“中国枸杞之都”的目标。

  2016年5月12日,宁夏枸杞有机认证试点及中宁县GAP认证示范县、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宁夏13家枸杞生产企业获首批有机枸杞认证试点。2016年5月22日,全国第一家枸杞电子交易所在中宁县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建成。2017年6月26日,以枸杞为主题的第一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在宁夏中宁县开幕。

  三

  作为宁夏枸杞的核心产区,中宁拥有6个枸杞小产区,至2018年,全县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干果产量4.2万吨,综合产值73.7亿元,中宁一个县的枸杞及系列产品就远销欧美、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5000余吨,占全国出口量的40%。“中宁枸杞”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注册成为全国唯一以原产地命名的枸杞产品证明商标,区域品牌价值升至172.88亿元,成为消费者最喜爱的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荣登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榜单。

  同心县是宁夏枸杞十大产区之一,该县的枸杞产业发展主要体现在庄园枸杞上。7月10日,由长三角百家媒体“走访新宁夏 见证新发展”采访团来到同心县时,宁夏润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万亩有机枸杞已进入采摘旺季。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枸杞企业大多是向农户收购干果包装出售。由于无法保证收购产品质量,企业出口会因检测不达标而遭遇退货。一些企业开始向上游种植环节延伸,提出“好枸杞是种出来的”,一步步构建从田间到舌尖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一批现代化枸杞企业应运而生。

  润德公司董事长郭嘉介绍说,润德庄园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着“好枸杞是种出来的”理念,坚持把生态环境治理、枸杞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同步推进。不仅将万亩荒滩变成了万亩绿洲,还养活了上万移民,他们从搬迁前每户年收入不足2000元,如今人均年收入已突破8000元。在采摘旺季,每天会有2000多人同时采摘,仅劳务费一天就发放近15万元。同时,生态效益日渐凸显,当地植被覆盖率由过去的5%提高到70%以上,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强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一大片高原上,葱绿的枸杞树漫山遍野,一望无际,很难想象2013年以前还是荒芜之地。

  截至2018年底,宁夏全区枸杞在册面积达100万亩,占全国枸杞总面积的33%,枸杞干果年产量达14万吨,综合产值130亿元,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宁夏枸杞从传统的肩挑背扛原始干果销售,到如今的果汁、果酒、芽茶、保健品等多种产品在各类专卖店、专柜、电商等现代平台销售,实现了国内市场全覆盖。计划到2020年,宁夏枸杞种植面积将稳定在100万亩,产量达25万吨,加工转化率达到30%,产品出口率达到20%,总产值达到300亿元。

 

 选择年月
<2019年8月>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版权声明:本网尊重知识产权,任何单位、组织或个人转载本网站所发布的内容时必须注明作者信息及出处,且未经许可不得用于任何商业行为。关于版权问题,本网保留依法 追究转载者法律责任的权利。特此声明。
中共六安市委宣传部主办 承办:皖西日报社
皖西日报社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投稿电话:0564-3284422 投稿邮箱:news@lanews.gov.cn 经营许可证编号:皖ICP备06002640号
合出“加速度”并出“获得感”——六安市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侧记⊙“塞上江南”杞香浓⊙⊙⊙⊙⊙⊙⊙⊙⊙⊙⊙⊙⊙⊙⊙⊙⊙⊙⊙⊙⊙⊙⊙⊙⊙⊙⊙⊙⊙⊙⊙⊙⊙⊙⊙⊙⊙⊙⊙⊙⊙⊙⊙⊙⊙⊙⊙⊙⊙⊙⊙⊙⊙⊙⊙⊙⊙⊙⊙⊙⊙⊙⊙⊙⊙⊙⊙⊙⊙⊙⊙⊙⊙⊙⊙⊙⊙⊙⊙⊙⊙⊙⊙⊙⊙⊙⊙⊙⊙⊙⊙⊙⊙⊙⊙⊙⊙⊙⊙